[发明专利]一种ppp链路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26017.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p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pp链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宽带猫的应用中,多数是用ppp进行拨号连接,从而实现上网功能,而ppp长时间稳定不掉线显得很重要,一般情况下ppp拨号成功后是靠echo报文来维持不掉线。
参阅图1,echo报文是等时周期性发送,即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发送,当网络流量发生周期性不稳定时,echo报文可能每次都会被丢弃,这样会导致ppp拨号程序掉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网络流量发生周期性不稳定时拨号程序掉线问题的ppp链路检测方法。
一种ppp链路检测方法,包括:
假设网络环境周期稳定时,echo报文发送时间间隔为M;
步骤1:客户端间隔发送echo报文,当前发送报文和下一次发送报文的时间间隔为T[n],假设当前T[n]=M;
步骤2:若Tn时间间隔内未收到应答报文,则T[n+1]=T[n]+N;
步骤3:若步骤2连续重复X次,则判断ppp链路掉线;
步骤4:若T[n]时间间隔内收到应答报文,则T[n+1]=M。
进一步的,N=T[n]/2;
进一步的,所述X为3。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后,在网络环境周期稳定时的报文发送时间间隔M内未收到报文应答,客户端运用退避算法,不断增加报文发送间隔,直到收到报文应答,可以维持ppp拨号程序在线,解决了网络环境周期不稳定时,ppp拨号程序频繁掉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ppp链路检测方法,包括:
假设网络环境周期稳定时,echo报文发送时间间隔为M。现有技术中,都间隔M发送echo报文,即等待接收应答报文的时间为M,若连续几次未收到应答报文,则PPP拨号程序掉线。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局端已经发出应答报文,而由于网络环境周期不稳定,而导致客户端未在时间间隔M内收到,从而使ppp拨号程序不必要的掉线。
步骤1:客户端间隔发送echo报文,当前发送报文和下一次发送报文的时间间隔为T[n],假设当前T[n]=M,且M为echo报文常规间隔时间;
可以理解,当发出echo报文后,有T[n]长的时间来接收应答报文。本实施例中,M=30秒。
步骤2:若在T[n]时间间隔内未收到应答报文,则T[n+1]=T[n]+N;
本实施例中,N=T[n]/2,即N=15秒,在T[n]=M=30秒内没有收到应答报文,则T[n+1]=T[n]+N=45秒。
步骤3:若步骤2连续重复X次,则判断ppp链路掉线;
如果X=2,即在图中T[3]=67.5处ppp判断ppp链路掉线,X可以根据网络环境和应用的不用自行设置,依次类推。
步骤4:若T[n]时间间隔内收到应答报文,则T[n+1]=M。
图中,T[3]处发出的echo报文在T[3]=T[2]+T[2]/2=67.5秒内收到应答报文,则恢复T[4]=M=30秒。本文中,T[3]处发出echo报文时,下一次发送echo报文的时间就已经知道,为T[3]==T[2]+T[2]/2=67.5,只是下一次的下一次发送报文的时间要由T[3]处发出echo报文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收到决定,依次类推,在此不在赘述。
图2中,X大于等于3,若X小于3,则在T[3]处或之前就已经判断ppp链路掉线,就等不到到T[4]恢复30秒发送echo报文间隔的发生,所以要合理设置X的值,综合网络环境等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ppp链路掉线。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后,在网络环境周期稳定时的报文发送时间间隔M内未收到报文应答,客户端运用退避算法,不断增加报文发送间隔,直到收到报文应答,可以维持ppp拨号程序在线,解决了网络环境周期不稳定时,ppp拨号程序频繁掉线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6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