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伸波长的平面型铟镓砷红外探测器芯片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7079.4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邓洪海;朱龙源;邵秀梅;李雪;李淘;唐恒敬;魏鹏;王云姬;龚海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伸 波长 平面 型铟镓砷 红外探测器 芯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红外探测器芯片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背照射平面型铟镓砷(InGaAs)红外探测器芯片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铟镓砷探测器在室温下有较高的量子效率,使其在军事和商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衬底和帽层的吸收抑制了铟镓砷探测器在可见光波段的量子效率。常规铟镓砷探测器的响应光谱范围在短波红外波段范围。对于某些需要同时探测可见光和短波红外的应用,如微光夜视,需要采用两个分离的探测器分别进行探测,成像系统复杂,系统尺寸和重量较大。本专利提出一种延伸波长的平面型铟镓砷红外探测器芯片制备方法,可以同时探测可见光和短波红外辐射,同时保持和传统铟镓砷探测器相当的量子效率和暗电流。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铟镓砷红外探测器芯片,可以被应用于微光夜视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具有阻挡层结构的铟镓砷外延材料,通过一种干法和湿法相结合的新工艺,在利用常规工艺制备器件后实现磷化铟衬底的剥离,提高了探测器在可见光波段的量子效率,实现探测波段向短波方向延伸,同时在常规波段也能保持和传统的铟镓砷探测器一致的性能。
本发明所使用的铟镓砷外延材料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半绝缘磷化铟衬底1、N型铟镓砷腐蚀阻挡层2、N型磷化铟接触层3、铟镓砷本征吸收层4、N型磷化铟帽层5。本发明的延伸波长的平面型铟镓砷红外探测器芯片结构如附图2所示,它包括N型磷化铟接触层3、铟镓砷本征吸收层4、N型磷化铟帽层5、氮化硅扩散掩膜层6、光敏元扩散区7、氮化硅钝化层8、P电极9、加厚电极10、铟柱11、读出电路12、环氧树脂13。本发明的延伸波长的平面型铟镓砷红外探测器芯片制备工艺是在现有工艺基础之上,在划片后加入衬底减薄的工艺。将芯片与读出电路倒焊,充胶,利用干法和湿法相结合的方法去除磷化铟衬底,然后通过选择性湿法腐蚀去除铟镓砷腐蚀阻挡层。如附图3所示,具体的芯片制备工艺步骤流程如下:
1)在传统的平面型铟镓砷外延材料中生长一层铟镓砷腐蚀阻挡层;
2)按常规工艺制备背照射平面型光敏芯片;
3)芯片清洗,依次使用三氯甲烷、乙醚、丙酮、乙醇、去离子水清洗外延片,氮气吹干;
4)与读出电路倒焊,将读出电路12和芯片通过铟柱倒焊在一起;
5)充胶,在读出电路和芯片之间充入环氧树脂13,在50℃下固化48小时以上;
6)去除衬底,采用干法和湿法相结合的方法去除磷化铟衬底1,正面涂光刻胶保护后于65℃热板上烘烤120min,采用化学机械抛光去除大部分磷化铟衬底,抛光转速为12转/分钟,然后采用湿法腐蚀去除剩余的磷化铟衬底,腐蚀液采用36.5%盐酸溶液和磷酸溶液的混合液,其体积配比为3:1,腐蚀温度为25℃;
7)去除腐蚀阻挡层,湿法腐蚀铟镓砷腐蚀阻挡层2,腐蚀液采用50%酒石酸溶液和双氧水的混合液,其体积配比为5:1,腐蚀温度为35℃;
8)光刻胶剥离,三氯乙烯浸泡,丙酮浮胶,乙醇清洗,氮气吹干;
9)芯片测试。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A.采用一种低损伤的减薄工艺,利用干法和湿法相结合的方法去除磷化铟衬底,然后通过选择性湿法腐蚀去除铟镓砷腐蚀阻挡层,衬底减薄后器件表面晶格损伤较小,并且可以有效控制衬底减薄后InP层厚度,从而提高器件在可见波段的量子效率。
B.通过优化充胶工艺和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的延伸波长的平面型铟镓砷红外面阵探测器芯片制备。
C.在实现波长延伸的同时,在常规波段也能保持和传统的铟镓砷探测器相当的量子效率和暗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铟镓砷外延材料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型铟镓砷探测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工艺步骤流程图。
图中:
1——半绝缘InP衬底;
2——铟镓砷腐蚀阻挡层;
3——N型InP接触层;
4——铟镓砷本征吸收层;
5——N型InP帽层;
6——氮化硅扩散掩膜层;
7——光敏元扩散区;
8——氮化硅钝化层;
9——P电极;
10——加厚电极;
11——铟柱;
12——读出电路;
13——环氧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盐生产用自动加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卤制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