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低压区信号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7115.7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锋;张伟;梁福喜;门洪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H03K1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区朗山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信号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低压区信号传输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功耗的高低压区信号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机驱动电路中,由单片机提供的电机驱动信号由于受到单片机工作电压的限制,无法直接驱动供电电压高达几十伏乃至几百伏的场效应管。因此传统的分立元件驱动方案提供了一种高低压区信号传输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机驱动,尤其是以电动车电机驱动和无叶风扇电机驱动为代表的电机驱动。例如,传统的高低压区信号传输技术中,采用15V的直流给驱动电路供电,Vdc给场效应管供电,HS为上桥MOS开关控制信号,LS为下桥MOS开关控制信号。二极管D2和滤波电容C4为自举电路,给上桥驱动电路的boost-Phase提供浮动电源。这种电路设计功耗大,驱动电路容易出故障,一致性比较差,驱动电路的抗干扰性较差。且分立器件驱动电路用的器件较多,占用PCB面积较大,加工和维修复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功耗、结构简单的高低压区信号传输系统。
一种高低压区信号传输系统,用于降低高低压区信号传输的功耗,包括:
逻辑产生电路,用于生成上桥控制信号及下桥控制信号;
第一延时产生电路,与所述逻辑产生电路连接,接收所述上桥控制信号并将所述上桥控制信号进行延时处理生成第一延时控制信号;
第二延时产生电路,与所述逻辑产生电路连接,接收所述下桥控制信号并将所述下桥控制信号进行延时处理生成第二延时控制信号;
脉冲采沿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延时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延时控制信号采集上升沿或下降沿生成窄脉冲高电平信号;
高低压区信号传输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窄脉冲高电平信号,并将所述窄脉冲高电平信号进行处理生成窄脉冲低电平信号;
毛刺滤波电路,用于滤除所述窄脉冲低电平信号中的毛刺信号;其中所述毛刺滤波电路接收到采集上升沿生成的窄脉冲低电平信号时输出第一高电平,所述毛刺滤波电路接收到采集下降沿生成的窄脉冲低电平信号时输出第二高电平;
状态锁存电路,连接所述毛刺滤波电路及所述上桥输出驱动电路,并在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时输出开启信号,控制开启所述上桥输出驱动电路,在接收所述第二高电平时输出关闭信号,控制关闭所述上桥输出驱动电路;以及
下桥输出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二延时控制信号开启及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逻辑产生电路包括逻辑模块,所述逻辑模块包括两个输入端及两个输出端,所述逻辑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上桥输入信号及下桥输入信号,所述逻辑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输出上桥控制信号及下桥控制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时产生电路包括延时模块De1,所述延时模块De1的输入端接收所述逻辑产生电路的上桥控制信号,所述延时模块De1的输出端用于将第一延时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脉冲采沿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时产生电路包括延时模块De2,所述延时模块De2的输入端接收所述逻辑产生电路的下桥控制信号,所述延时模块De2的输出端用于将第二延时控制信号输出给所述下桥输出驱动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脉冲采沿电路包括脉冲采沿模块Pu1,所述脉冲采沿模块Pu1包括输入端、电源输入端、接地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脉冲采沿模块Pu1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延时控制信号;所述脉冲采沿模块Pu1的电源输入端用于接电源正极,所述脉冲采沿模块P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脉冲采沿模块Pu1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采集上升沿生成的窄脉冲高电平信号,所述脉冲采沿模块Pu1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采集下降沿生成的窄脉冲高电平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低压区信号传输电路包括场效应管M46、场效应管M45、限流电阻R23、限流电阻R24、分压电阻R27、分压电阻R28、二极管D16、二极管D17、二极管D18及二极管D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