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粘结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7230.4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尚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守平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预应力 碳纤维 加固 混凝土 构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结构加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粘结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建国初期建造的大量公路桥梁现已接近或超过其设计使用年限,若全部拆除重建这些旧桥和危桥势必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桥梁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加固技术,通过对碳纤维板材施加预应力,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高抗拉强度;与非预应力粘贴碳纤维加固相比,可以有效提高被加固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并且能避免出现碳纤维过早剥离的现象,但被加固结构受力不均匀,碳纤维板在张拉和锚固后由于无粘结受力导致裂缝间距过大、裂缝较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使被加固结构受力均匀,克服碳纤维板在张拉和锚固后由于无粘结受力导致裂缝间距过大、裂缝较宽缺点的变粘结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粘结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方法,首先将碳纤维板张拉,然后用锚具将张拉后的碳纤维板固定,碳纤维板与被加固的结构之间的间隙用结构加固胶填充,即将碳纤维板与结构粘贴于一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加固胶老化,逐步转变成无粘结状态,由锚具和碳纤维板提供无粘结预应力。
使用本发明,是在使用锚具和碳纤维板进行受弯构件体外预应力加固过程中,在刚加固完成时,由锚具、碳纤维板和结构加固胶共同施加预应力,随时间推移,结构加固胶老化,失去粘结力,最后由锚具和碳纤维板提供无粘结预应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
(2)用结构加固胶填充碳纤维板与被加固的结构之间的间隙,能协助碳纤维板均匀地约束被加固的混凝土构件,避免混凝土构件像无粘结一样受拉裂缝间距过大;
(3)变粘结预应力加固,使得混凝土受拉裂缝间距小,裂缝宽度窄,更加有利于结构的防锈和耐久;
(4)施工便捷,适用于既有构件的加固,能同时具备有粘结和无粘结状态的优点,凝固后的结构加固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老化,结构加固胶的粘结力减弱,至无粘结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例首先将施加预应力的碳纤维板2张拉,然后用锚具1将张拉后的碳纤维板2固定,碳纤维板2与被加固的结构4之间的间隙用结构加固胶3填充密实,即将碳纤维板2和被加固的结构4粘贴于一体。
使用本发明,是在对受弯构件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完成时,由锚具1、结构加固胶3将碳纤维板2附着于被加固构件上,类似于有粘结受力,在使用早期,当荷载作用时,会使得结构4像有粘结预应力结构一样开裂,但裂缝间距较小,也就使得裂缝宽度较小。随时间推移,结构加固胶老化,失去粘结力,变成无粘结预应力构件,这时,车载的施加力不会再产生新的裂缝,也不会使裂缝间距变大。
用结构加固胶3填充碳纤维板2与被加固的结构4之间的间隙,能协助碳纤维板2均匀地向被加固的结构4施加预应力,使得裂缝间距较大,避免裂缝相对集中;凝固后的结构加固胶3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老化,结构加固胶3的粘结力减弱,至完全丧失,变成无粘结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守平,未经尚守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