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SB带侦测PIN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8334.7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5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正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1 | 分类号: | H01R13/641;H01R1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侦测 pin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外围设备日益增多。目前,USB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构成电子产品的元件之间接线器或备用接口。
现有的USB电连接器一般主要包括外壳、塑胶本体、信号端。由于外壳是金属件,容易与其他金属导体接触放电,以致在公件还没有插好时电源就被打开放电,导致了电流的浪费!这与我国提倡的“节能”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USB带侦测PIN电连接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下当公件还没正常工作时电源放电流失的问题。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的:
一种USB带侦测PIN电连接器,包括外壳、塑胶本体和信号端,其还设有侦测端,所述侦测端与电源开关芯片连接。此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源开关,更好的避免不必要的接触而导致电源浪费。
所述外壳底面设有一安放侦测端的缺槽,所述缺槽略大于侦测端;所述侦测端的接触部的弧形部分向外壳内部凸进,同时与外壳不接触;所述侦测端的接触部为弧形或瓦片形结构;所述侦测端是多次折弯的异形端子;所述侦测端整体结构呈类似“弓”字形。此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侦测端在未接入公件的情况下其接触部不接触金属外壳避免形成回路打开电源放电。
所述塑胶本体设有用于安放侦测端的卡槽,此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固定侦 测端,避免侦测端晃动而接触到金属外壳而放电。
所述侦测端设置于塑胶本体;所述侦测端位于外壳内。此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避免侦测端接触到其它金属件,更好的防止电流流失。
本发明构思巧妙、设计独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电流通过金属外壳流失的问题,而且具有稳固内部结构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装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塑胶本体;3-侦测端;4-信号端;5-接触部;6-卡榫部;7-折弯部;8-背部;9-卡槽;10-焊接部;11-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一种USB带侦测PIN电连接器,包括外壳1、塑胶本体2和信号端4,其还设有侦测端3,所述侦测端3与电源开关芯片连接。此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源开关,更好的避免不必要的接触而导致电源浪费。外壳1底面设有一安放侦测端3的缺槽11,此缺槽11略大于侦测端3;侦测端3的接触部5的弧形部分向外壳1内部凸进,同时与外壳1不接触,侦测端3的接触部5为弧形或瓦片形结构,侦测端3是多次折弯的异形端子,此侦测端3整体结构呈类似“弓”字形,侦测端包括接触部5、折弯部7、背部8和焊接部10、固定在固定塑胶件上的卡榫部6。此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侦测端3在未接入公件的情况下其接触部5不接触金属外壳避免形成回路打开电源放电。所述塑胶本体2设有用于安放侦测端3的 卡槽9,此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固定侦测端3,避免侦测端3晃动而接触到金属外壳而放电。所述侦测端3设置于塑胶本体2,所述侦测端3位于外壳1内。此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避免侦测端3接触到其它金属件,更好的防止电流流失。
接下来,叙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当公件插入本实施例产品中,侦测端接触部5与公件接触后,与上述产品铁壳及开关芯片形成一回路,从而激活开关芯片,打开USB原本应该有的充电或输入、输出功能。当工作完成,将公件拔出后,侦测端接触部5断开了与上述产品铁壳的接触,将恢复为原态,且侦测端接触部5为弧形或瓦片形结构,可以更好的与公件铁壳接触。且侦测端处于外壳1内,侦测端不与其它金属件或导电体接触,也就不会形成回路,开关芯片被关闭,从而避免出现电流流失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都将包含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正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正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