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28525.3 申请日: 2013-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4345936A 公开(公告)日: 2015-02-11
发明(设计)人: 程传新;陈春明;刘升升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41 分类号: G06F3/041
代理公司: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刘芳
地址: 330013 江西省南昌***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装置是一种特殊的外部输入设备,通过手指或电子笔轻轻触及触控面板就能实现输入,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接,具有简单、快捷、人性化等特点。触控装置按照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电阻式、电容式、表面声波式和红外式,典型的触控装置包括透明覆盖板和透明导电膜。

其中,触控装置需借助透明导电膜实现触控感应,通常触控装置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前面,且为透明屏,从而可显示图像,使得操作者可对应图像进行触摸输入。透明导电膜的透过率和导电性能直接影响触控装置的整体性能。现有透明导电膜大都采用网格结构,即在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材质或UV胶材质的(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基底上开设网格状的凹槽,再借助刮刀等装置将导电金属材料刮填入凹槽内,以形成导电层。由于刮刀在刮填导电材料时会存在刮擦力,故填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基底上出现丝线状刮痕,且散落在沟槽边缘的导电金属材料不能完全清除干净,同时PET或UV胶表面还会存在灰尘等可见杂质的沉积。而现有结构中,透明导电膜的具有刮痕及杂质的表面紧邻透明覆盖板,致使触控装置的透明性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以提高透明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透明覆盖板和透明导电膜,其中,

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紧邻所述透明覆盖板的第一触控感应层,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的下表面设有网格状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形成第一导电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下方的第二触控感应层;

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的下表面设有网格状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形成第二导电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膜还包括:黏合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下方的第二触控感应层;其中,

所述黏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之间;

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设有网格状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形成第二导电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为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的下表面设有所述网格状的第一凹槽;

或者,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的下表面设有所述网格状的第一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为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的下表面设有所述网格状的第二凹槽;

或者,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第二基底和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的下表面设有所述网格状的第二凹槽;

或者,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为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的下表面设有所述网格状的第二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宽度为0.2~5μm,深度为2~6μm,所述深度和所述最大宽度的比值大于1;

所述第二凹槽的最大宽度为0.2~5μm,深度为2~6μm,所述深度和所述最大宽度的比值大于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的下表面边缘还设有网格状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形成第一引线电极;或者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的下表面边缘还设有条状第一引线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的最大宽度为0.2~5μm,深度为2~6μm;

所述条状第一引线电极的最小宽度为10~200μm,高度为5~1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设有第二导电层的表面边缘还设有网格状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形成第二引线电极,或者

所述第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设有第二导电层的表面边缘还设有条状第二引线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引线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凹槽的最大宽度为0.2~5μm,深度为2~6μm;

所述条状第二引线电极的最小宽度为10~200μm,高度为5~1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