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头孢曲松钠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28570.9 申请日: 2013-07-27
公开(公告)号: CN103539803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9
发明(设计)人: 张鹏;王建军;肖鸿;江跃;江晓漫 申请(专利权)人: 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501/36 分类号: C07D501/36;C07D50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902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头孢 曲松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头孢曲松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 Sodium,结构式1,简称CTR),化学名为(6R,7R)-7-[(Z)-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胺基]-8-氧-5-硫-1氮杂[4,2,0]-辛-2-烯-2-甲酸二钠盐,结构式如下: 

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中的长效抗生素药物,它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杀菌作用,而且对细菌产生的大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从而增强了其抗菌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对本品敏感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与淋炎、脑膜炎、烧伤感染、术后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感染、腹部感染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目前已作为治疗淋病的第一线药物,也是目前国家批准的22种临床应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制剂品种之一。 

由于7-ACT是合成头孢曲松钠的主要原料,且在头孢曲松钠成本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与此同时它的色级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头孢曲松钠的色级与质量;因此研究改进7-ACT的合成工艺,对于提高头孢曲松钠的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变得极其重要。 

7-ACT(7-amino-3-[(2,5dihydro-6-hydroxy-2-methyl-5-oxo-1,2,4-triazin-3-y1)thiomethyl]cephalosporanic acid,结构式2),化学名为(6R,7R)-7-氨基-3-[[6-羧基-2-甲基-5-氧代-2,5-二氢-1,2,4-三嗪-3-基硫]甲基]-3-头孢-4-羧酸,结构式如下: 

目前合成7-ACT的方法都采用了相同的起始原料7-氨基头孢烷酸(7-ACA)和三嗪酸(TTZ),专利IN187290、US5700932、TW378211、JP03027387等都采用了相同的反应溶媒乙腈,并在三氟化硼-乙腈催化条件下反应,反应完成后水解终止反应,最后用调碱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7-ACT。 

专利CN101747346A公开了一种酶解法制备7-ACT的方法:以7-ACA和三嗪酸为原料,以乙腈作为反应溶媒,在三氟化硼-乙腈存在下,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然后加入羧肽酶A,并用稀氨水调节pH在2.0-2.5之间进行水解反应至pH稳定不变为反应终点,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7-ACT。 

上述几种工艺的合成路线基本类似,其中都采用了7-ACA和三嗪酸为原料,以乙腈或者乙醚作为反应溶媒,在三氟化硼催化下反应,最后用调碱从反应液析出7-ACT。在有机合成中,反应溶媒自身不与反应物发生化合反应,为整个反应提供环境。在整个反应中,反应溶媒的使用量极大。 

反应溶媒本身的性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一是价格昂贵带来成本过高;二是性质不稳定的反应溶媒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爆炸等;最严重的是,高毒的反应溶媒对生产工人身体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癌症等危害生命的疾病。在我们国家,常用有机溶剂按毒性的危险程度,共分为三类。其中,乙腈被归在第二类中,属于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可引起衰弱、无力、面色灰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及循环系统絮乱、阵发性抽搐等。乙醚被归为第三类,毒性较乙腈略低,但乙醚自身容易自燃,极易爆炸,对生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同时,乙腈、乙醚均与水相溶,反应后续的回收困难,加大生产成本,也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对于工业的长期、稳定的大生产而言,乙腈、乙醚都是作为反应溶媒的良好选择,迫切需要我们选择新的反应溶媒来克服其缺点。 

另外,在头孢曲松钠的合成过程中,目前多数厂家都采用活性酯法,即利用7-ACT与AE-活性酯在多元或一元体系中,在胺类催化下缩合生成头孢曲松,进而加入钠液生成头孢曲松钠。 

中国专利CN1597684A、CN102559829A、CN102702233A采用了7-ACT与AE-活性酯在单一体系二氯甲烷溶媒中,以碱作为催化剂,缩合得到头孢曲松,进而加入钠液生成头孢曲松钠;专利WO2011012965A1也是在单一溶媒甲醇中,以7-ACT与AE-活性酯为原料,在碱催化下缩合,然后加钠液得到产品。 

中国专利CN101812077A、CN1634933A和CN1765902A等相继报道了在二氯甲烷、乙醇、水混合体系中,也是利用7-ACT与AE-活性酯为原料,在碱催化下缩合,然后加钠液得到目标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