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日光温室太阳能主-被动蓄热“三重”结构墙体构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8662.7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凌浩恕;谢光亚;陈紫光;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E04B2/00;E04B1/74;E04B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光温室 太阳能 被动 蓄热 三重 结构 墙体 构筑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主动蓄热与相变蓄热墙体材料被动蓄热相结合的新型日光温室太阳能主-被动蓄热“三重”结构墙体构筑体系,属于园艺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保证城乡蔬菜长期、安全稳定供应,提高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推进并实现设施农业现代化,已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大多北方地区虽冬季室外空气温度多在0℃以下、但太阳能资源丰富,利用日光温室可实现蔬菜和其他园艺作物的反季节生产。
目前,我国日光温室墙体的构筑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类:土质墙体、砖墙、以及砖墙与保温材料的复合异质墙体。这类墙体构筑方式的重要特点是,通过被动显热蓄热的方式蓄集太阳能,通过增加墙体厚度的方式提高墙体的保温能力。由于透过前坡屋面照射在后墙表面的太阳能对墙体内部的影响深度有限(大概为300mm~400mm),沿厚度方向的墙体内层温度提高有限、厚重墙体整体的蓄热能力有限,太阳能利用率不高,夜晚无法向温室提供更多热量,致使冬季温室环境普遍低温高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冻害问题常有发生,蔬菜作物的种植产量低。
申请号为ZL201010210819.2,发明名称为“一种水泥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10月31日)公开了一种水泥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水泥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砂浆包括由亲水性表面改性处理的改性定形相变材料和包括聚合物胶凝材料和纤维增强材料改性水泥基材料组成,改性定形相变材料最大用量为570kg/m3,改性水泥基材料中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用量按固含量占水泥用量的3~10%,纤维增强材料为0.7-1kg/m3,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0.10MPa以上,本发明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储能耐久性好,适用范围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日光温室太阳能主-被动蓄热“三重”结构墙体构筑体系,用以解决温室蓄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日光温室太阳能主-被动蓄热“三重”结构墙体构筑体系,主要包括相变蓄热墙体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墙体空气通道、蒸压灰砂空心砖、保温材料板,所述相变蓄热墙体板直接粘贴在日光温室后墙内表面,后墙中间层由蒸压灰砂空心砖砌筑而成,后墙外侧粘贴有保温材料板;由蒸压灰砂空心砖构成的后墙中间层中设置有多个墙体空气通道,每3(或5、或7)个墙体空气通道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成单元组,各单元组通过管道并联联接,并联后的单元组依次与通风机、回风阀门、回风管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送风管道、送风阀门串联形成闭式空气回路,构成主动式太阳能热空气墙体显热蓄热系统;直接粘贴在日光温室后墙内表面的相变蓄热墙体板与墙体构成被动式太阳能相变蓄热墙体。
进一步地,所述各单元组并联联接后的下端与通风机之间还设置有新风进风管道,所述新风进风管道上设置有新风进风阀门;所述送风管道与送风阀门之间还设置有新风送风管道,所述新风送风管道上设置有新风送风阀门;所述新风进风阀门、新风进风管道、通风机、回风阀门、回风管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送风管道、新风送风管道、新风送风阀门形成直流式送风系统,可直接向温室内送干燥热风。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机与回风阀门之间通过一设置有排风出风阀门的管道与新风进风管道联接,所述各单元组并联联接后的下端端部还通过管道联接设置有一排风进风阀门,所述排风进风阀门、通风机、排风出风阀门形成直流式排风系统,可将夏季温室内高温高湿空气直接排至室外。
所述墙体空气通道的间隔为700~1000mm。
所述蒸压灰砂空心砖的墙体厚度为240~720mm。
所述保温材料板的厚度为60~130mm,其厚度视日光温室建造地区的室外气象条件和温室内种植作物品种而确定。
所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日光温室后墙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仪表悬浮式渐变光晕结构
- 下一篇:一种离合器助力踏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