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8695.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光;林祖锴;张晓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坡 抗滑挡土 方法 支护 结构 | ||
1.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陡坡上人工开挖若干个桩孔,所述桩孔深入陡坡中,相邻桩孔的间距为2-5倍桩孔的直径,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绿化及排水结构;
2)在桩孔中放置符合规格大小的钢筋柱、形成挖孔桩骨架,钢筋柱露出陡坡面一段,在钢筋柱上端部设置冠梁钢筋,利用冠梁钢筋将钢筋柱连接成整体;
3)在冠梁钢筋的前侧铺设卸荷板钢筋,所述卸荷板钢筋一端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另一端与陡坡连接,形成钢筋平台;在冠梁钢筋的顶端设置挡土板钢筋,所述挡土板钢筋与冠梁钢筋连成一体式钢筋连接结构;
4)以步骤3)形成的钢筋平台为施工平台,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挖孔桩、钢筋混凝土冠梁、钢筋混凝寺卸荷板和钢筋混凝土挡土板;
5)通过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形成土体回填区,对土体回填区填土,完成钢筋混凝土式陡坡抗滑挡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泵送方式对连接成整体的挖孔桩骨架、冠梁钢筋、卸荷板钢筋和挡土板钢筋浇注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人工开挖桩孔前,先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在削坡区的底端人工开挖桩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或者在削坡区和土体回填区、花槽及桩与桩之间形成空地种植植物,构成绿化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冠梁后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花槽,所述钢筋混凝土花槽与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成一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6.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包括陡坡(1),其特征在于:在陡坡(1)上设置若干条挖孔桩(2),挖孔桩(2)露出陡坡面一段,在挖孔桩(2)的上端部设置冠梁(3),利用冠梁(3)将挖孔桩(2)连接成整体;在冠梁(3)的前侧设置卸荷板(4),所述卸荷板(4)与冠梁(3)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卸荷板(4)的后部与陡坡(1)连接、形成施工平台(1-1);在冠梁(3)的顶端面设置挡土板(5),通过挡土板(5)形成土体回填区(7),所述挡土板(5)与冠梁(3)连成一体式连接结构;挖孔桩(2)、冠梁(3)、卸荷板(4)和挡土板(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挡土板(5)的上端面上设有栏杆(6)。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陡坡(1)上进行人工削坡形成削坡区(8),将削除陡坡(1)的泥土填入土体回填区(7),以降低陡坡(1)上部的陡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回填区(7)的上表面与削坡区(8)表面连接、形成环坡道路。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冠梁(3)后侧面设置花槽(9),该花槽(9)为“U”形状凹槽、与冠梁(3)为一体式连接结构,在所述凹槽内填入泥土,以种植绿色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未经广州市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6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动作能量再生结构、方法及挖掘机
- 下一篇:一种涡轮增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