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导电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8733.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钊;何世磊;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膜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高透光率的一种薄膜,目前透明导电膜被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光伏器件、触控面板和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透明导电膜是触摸屏中接收触摸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元件,目前,氧化铟锡层(以下称ITO层)是透明导电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触摸屏的制造技术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着,但是以投射式电容屏为例,ITO层的基础制造流程近年来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ITO镀膜,ITO图形化。
铟是一种昂贵的金属材料,因此以ITO作为导电层的材料,很大程度上提升上触摸屏的成本,再者,ITO导电层在图形化工艺中,需将镀好的整面ITO膜进行蚀刻,以形成ITO图案,在此工艺中,大量的ITO被蚀刻掉,造成大量的贵金属浪费,并且造成了环境污染,ITO材料及相应的工艺使触摸屏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导电膜的引线电极与导电层连接处的导电性能不是很好,会出现导电性弱得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膜,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增强导电膜引线电极与导电层连接处的导电性能并大大降低触摸屏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一面上设有感应区和位于所述感应区边缘的引线区;
第一导电层,包括呈网格状的第一导电图案,所述第一导电图案配置于所述感应区和引线区且彼此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由导电线构成;
第一引线电极,配置于所述引线区,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其中,位于所述感应区的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导电线宽度小于位于所述引线区的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导电线宽度。
特别是,所述感应区全部配置有所述第一导电图案,所述引线区部分配置有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且位于所述引线区的第一导电图案由位于所述感应区的第一导电图案向其周边的引线区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引线区的第一导电图案的边缘用于与所述第一引线电极连接的导电线宽度最大。
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或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引线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呈网格状的第二导电图案,所述第二导电图案由所述导电线构成;所述第二引线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引线电极均设在所述基底的另一面,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感应区的相对投影区并向位于所述引线区的投影区延伸;所述第二引线电极位于所述引线区的相对投影区并与位于所述引线区的投影区的第二导电图案电连接;位于所述感应区的投影区的所述第二导电图案的导电线宽度小于位于所述引线区的投影区的所述第二导电图案的导电线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上,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设有绝缘层,且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投影位于所述感应区并向所述引线区延伸;所述第二引线电极配置于所述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引线电极的投影位于所述引线区并与投影位于所述引线区的第二导电图案电连接;投影位于所述感应区的所述第二导电图案的导电线宽度小于投影位于所述引线区的所述第二导电图案的导电线宽度。
特别是,所述基底上设有网格状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导电线均嵌设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基底之间具有第一基质层,所述网格状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上,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嵌设于所述网格状凹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基底之间具有第一基质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基底之间具有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与第二基质层上均设有网格状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嵌设于开设在第一基质层上的所述网格状凹槽内,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嵌设于开设在第二基质层上的所述网格状凹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基底之间具有第一基质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形成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与第二基质层上均设有网格状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嵌设于开设在第一基质层上的所述网格状凹槽内,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嵌设于开设在第二基质层上的所述网格状凹槽内。
本发明提供的透明导电膜,感应区即可视区的网格线线宽小于引线区即非可视区网格线线宽,这样第一引线电极与非可视区的网格线连接时,大大增强了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透明导电膜中基底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透明导电膜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绝缘子M形电磁信号发射销针
- 下一篇:一种透明导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