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配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9701.5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戴申洋;程日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隆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9 | 分类号: | B65G47/19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8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配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料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配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化肥厂用的配料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该机架上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驱动该传送带运转的驱动机构。该传送带运载物料,物料需要工人运输至该传送带上,需要工人耗费很多的力气。
针对上述不足本化肥厂设计了入料辅助机构进行辅助入料,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方便使用,适合在化肥厂大力推广。然而这样的入料辅助机构还是存在不足,没办法控制每时每刻的运输量,只能整体控制总量,因而影响物料在后续工艺中混合效果,容易出现混合不均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物料量可控的自动化配料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化配料机,其包括机架、入料辅助机构、以及设置在该机架上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驱动该传送带运转的驱动机构,该入料辅助机构包括平台、以及固定该平台周边的入料槽,该入料槽位于该传送带的上空而能使该入料槽内的物料流至该传送带上;该传送带上设置有沿该传送带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压力薄膜传感器,该若干压力薄膜传感器分别连接于一电路控制板;该若干压力薄膜传感器分别在不同时刻受来自该入料辅助机构的物料的触发,而传输相应的压电信号至该电路控制板,该电路控制板根据该若干压电信号控制该驱动机构的转速以调整该传送带的速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入料辅助机构还包括固定架,该固定架固定在该机架上,该入料槽还与该固定架固定由该固定架进行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固定架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入料槽包括斜板以及两个侧板,该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在该斜板的相对两侧构成该入料槽,该斜板的一端与该平台固定作为该入料槽的入料口,该斜板的另一端与该平台倾斜作为该入料槽的出料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入料槽还包括两个加强板,每个侧板与该平台通过一个该加强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平台上设置有该入料槽的一侧设置有栏杆。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配料机,通过传送带上均匀分布的若干压力薄膜传感器感测不同时刻来自入料辅助机构的物料,因而使若干压力薄膜传感器分别输出代表不同物料重力的压电信号,从而电路控制板获知来自入料辅助机构的不同时刻的物料量,从而实时控制传送带的速度以改变传送带单位长度上的物料量,最终实现物料量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化配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传送带1、机架2、平台3、斜板4、侧板5、加强板6、固定架7、加强肋8、栏杆9、压力薄膜传感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化配料机的结构示意图。该自动化配料机包括机架2、传送装置以及入料辅助机构。该传送装置设置在该机架2上,该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以及驱动该传送带1运转的驱动机构(图未示)。
该料辅助机构包括平台3、固定架7、以及固定该平台3周边的入料槽,该入料槽位于该传送带1的上空而能使该入料槽内的物料流至该传送带1上。平台3固定在地面上,因此,该自动化配料机的主要机构部分,如机架2、传送装置,均设置在地下,如在地面开设收容该自动化配料机的地下室,平台3固定在地面上,这样工人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平台3的入料槽使物料送至传送带1上,尤其是工人可以借助手推车,方便运输物料至平台3,又不用再进行额外的卸货,只需要至该入料槽将手推车倾斜,即可将手推车内的物料通过平台3的入料槽进入传送带1上。这样,省时省力,工作效率得到极速提高。
为了提高工人的操作安全性能,该平台3上设置有该入料槽的一侧设置有栏杆9。这样工人在操作时有了安全保障,无需在提心吊胆以防掉落至传送带1上。
该固定架7固定在该机架2上,该入料槽还与该固定架7固定由该固定架7进行定位。这样加强了入料槽的结构稳定性,延长了入料槽的使用寿命。优选地,该固定架7上还设置加强肋8,增强固定架7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隆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兴隆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9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