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种质耐盐性的高效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0851.8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守朴;彭振;杜雄明;孙君灵;贾银华;潘兆娥;王立如;庞保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冯琼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种质 耐盐性 高效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花种质耐盐性的高效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及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食物,纤维,油料等需求越来越多。土地成为制约因素,我国约1亿hm2耕地中盐碱地占据了666万hm2,另外约有近2亿hm2盐碱荒地资源未被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多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及东部滨海地带(喻树迅,季道藩等.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随着耕地面积减少,棉花种植逐渐向盐碱地集中,因此这些盐碱地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棉花虽是相对耐盐的作物,但是从目前研究来看绝大部分盐碱地高浓度的盐分仍然是制约棉花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张国伟,路海玲等.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243)。所以提高和改良棉花品种的抗盐碱能力已经成为目前棉花育种的关键点之一,我国已搜集和保存的棉花种质资源丰富,如何快速准确地从这些材料中鉴定出耐盐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辛承松等研究认为,棉花幼苗阶段和开花结铃时期对盐分比较敏感,三叶期的棉花幼苗耐盐性最低。随着棉花生长发育,耐盐性不断提高。因此在萌发期和苗期对其耐盐性进行筛选鉴定,不但节省时间,而且准确可靠(辛承松,董合忠等.棉花盐害与耐盐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05,17(5):311)。前人在棉花苗期耐盐机理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盐处理后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李维江,张冬梅等.转Bt基因抗虫棉和有色棉苗期耐盐性差异研究[J].棉花学报,2001,13(4):234-237)、生物量(李维江,张冬梅等.转Bt基因抗虫棉和有色棉苗期耐盐性差异研究[J].棉花学报,2001,13(4):234-237)、光合作用(唐薇,罗振等.干旱和盐胁迫对棉苗光合抑制效应的比较[J].棉花学报,2007,19(1):28-32)、抗氧化酶(董合忠,李维江等.陆地棉不同品种苗期对NaCl胁迫的生理反应[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7年02期)等方面的变化趋势,还有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观察不同指标的变化情况等,但是这些研究均缺乏对棉花整体耐盐性的系统评价,没有明确指出能够反映棉花耐盐性的关键指标。
棉花虽然是比较耐盐的作物,但不同品种或种质之间耐盐性差异很大。刘国强等(1993)利用盐害指数作为指标,通过盐池鉴定,从4个棉花栽培种共计4078份材料中仅筛选出3个陆地棉抗盐品种。而且盐池鉴定费时费力,极不利于大规模地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快速准确的棉花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方法。
早期通过单一指标或者少量指标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棉花种质的真实耐盐性,而后提出利用如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李常艳.滨海盐碱地植物耐盐性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1)、主成分分析(刘少卿,何守朴等.不同棉花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2):219-220)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于美玲.20个红花品种的耐盐生理及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0)等方法对植物抗逆性进行评价,虽然可以改善单纯使用个别指标的片面性,但依然存在局限。如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降维将多个指标进行了简化,却忽略了某些指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他们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些指标实际属于同一类型,而主成分分析笼统地将所有指标进行降维,没有考虑不同类型指标间权重差异。因此只有基于同类指标进行筛选,才能够找到反映棉花耐盐性的关键指标,同时明确这些这些指标的权重,获得更精确的评价指数,从而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棉花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同类指标的简单可靠快速的棉花耐盐性的鉴定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0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开关及其导电回路结构
- 下一篇:旋梭自动供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