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变棒棒保护间隙击穿特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0940.2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鲁海亮;严玉婷;杜祎;王亚舟;文习山;余鹏;陈瑞珍;黄炜昭;王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15 | 分类号: | H01T1/1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保护 间隙 击穿 特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电压领域,用于研究气体放电即绝缘保护,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一块具有悬浮电位的金属板改变棒棒保护间隙击穿特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棒棒间隙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绝缘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普通棒棒间隙只能通过调整间隙的距离,来改变工频放电电压和冲击放电电压的大小。这两种放电电压的数值同时随着间隙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二者是一一对应的。这种放电特性能够满足普通应用,但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如变压器中性点保护,需要间隙的冲击放电电压较高,而工频放电电压较低,此时无论怎样调整棒棒间隙的间隙距离都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普通棒棒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和冲击放电电压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即同时增大或减小,无法通过调整间隙距离而同时满足设备对工频放电电压和冲击放电电压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变棒棒保护间隙击穿特性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形成的棒棒间隙与普通棒棒间隙相比,在同一间隙距离下,其动作特性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在工频放电电压降低的同时,冲击放电电压能够提高,以达到现有技术中无论如何调节棒棒间隙的间隙距离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变棒棒保护间隙击穿特性的方法,通过在棒棒保护间隙正中间的位置竖直插入一块具有悬浮电位的方形金属板,以改变保护间隙的电场分布,在降低工频放电电压的同时,提高冲击放电电压。
所述的棒棒的电极与方形金属板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方形金属板的边长为300mm,厚度为5mm。
所述的方形金属板为钢板或者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棒棒保护间隙正中间的位置竖直插入一块具有悬浮电位的方形金属板,以改变保护间隙的电场分布,并调整棒棒保护间隙的距离、方形金属板的规格以及方形金属板离保护间隙低压端的距离,并且使保护间隙的棒棒电极正对方形金属板的中心。本发明获得一种不同于普通棒棒间隙动作特性的保护间隙,同一间隙距离下,在降低工频放电电压的同时,能够提高冲击放电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其中,1—低压棒极,2—金属板,3—高压棒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棒棒保护间隙的低压棒极1和高压棒极3之间,竖直插入一块具有悬浮电位的方形金属板2,使两个棒极正对金属板的中心,人工调整棒棒保护间隙的距离,范围为105mm~130mm,方形金属板的边长为300mm,厚度为5mm,并且使金属板位于保护间隙正中间的位置。本发明中棒棒保护间隙在插入金属板后工频放电电压降低,冲击放电电压升高,可减少保护间隙误动的概率。
通过试验研究,当间隙距离为90mm时,普通棒棒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为51.28kV,冲击放电电压为105.8kV,而本发明的工频放电电压为47.21kV,冲击放电电压为122.08kV;当间隙距离为110mm时,普通棒棒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为58.17kV,冲击放电电压为122.08kV,而本发明的工频放电电压为57.04kV,冲击放电电压为141.65kV;当间隙距离为130mm时,普通棒棒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为64.25V,冲击放电电压为133.35kV,而本发明的工频放电电压为61.63kV,冲击放电电压为162.38kV。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与普通棒棒间隙相比,该发明很好的实现了当间隙距离相同时,在降低工频放电电压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冲击放电电压这一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0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