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叠层母排制作的通用柔性压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1510.2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盛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典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叠层母排 制作 通用 柔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层母排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一种用于叠层母排制作时进行压合的通用柔性压合模具。
背景技术
叠层母线排,又称复合母排,低感母排,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连接排。绝缘膜边缘封闭式叠层母排是叠层母线排的一种常见结构,由多层铜板(或者铝板)、耐高温和耐高压的绝缘膜构成。通过专用的热融压合设备、母排压合模具将母排热融压合封边,即利用外绝缘膜、铜排层间绝缘膜将铜板边缘封闭,保证绝缘耐压。
现有的母排压合模具通常采用铝板制作,如图1所示,具有传热快、易加工等特点。局限在于:母排结构不同,母排铜板所要求的边缘封闭结构也不同,其压合模具也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母排开发不同的压合模具,增加母排研发试制成本和试制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叠层母排制作的通用柔性压合模具,其通用性高,可适用于不同结构的母排压合,而且制作成本低、加工周期短,适用性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叠层母排制作的通用柔性压合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两部分,待压合的母排置于上下模之间,上模包括上模腔以及填充在上模腔内的硅脂,下模包括下模腔以及填充在下模腔内的硅脂。其中,上模腔硅脂均匀填充于上模腔内,压合面平整无褶皱、凹坑,下模腔硅脂均匀填充于下模腔内,压合面平整无褶皱、凹坑。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作为优化,母排压合时,上模与下模在压力作用下闭合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构成的封闭空间内填满硅脂,待压合的母排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中间层的压力中心。
更进一步,在对母排进行压合时,对上下模施加压力,在压力作用下,具有柔性的上模腔硅脂、下模腔硅脂形成于待压合排母相配的凹凸模结构,然后同时将压力与热量传递给母排,实现母排的压合封边。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采用上下模腔内设置的硅脂进行导热,且上下模腔内的硅脂在压力作用下可根据不同结构的母排柔性成型出与其相配的凹凸模结构,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 可满足不同结构的母排压合,具有通用性。
2. 上下模腔采用硅脂填充,受压柔性成型、热量传递功能好。
3. 减少母排研发试制成本、缩短加工周期。
4. 模具制作、维修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传统的母排压合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待压合母排未压合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母排经过压合封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用压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待压合母排;2、上模;3、下模;4、铜板;5、外绝缘膜;6、 中间层绝缘膜;7、上模腔;8、上模腔硅脂;9、下模腔;10、下模腔硅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用于叠层母排制作的通用柔性压合模具,本实施例中的叠层母排1,由外绝缘膜5、中间层绝缘膜6、铜板4组成。叠层母排1未压合封闭时的结构如图2所示,边缘未封闭;叠层母排1经压合封闭后实现边缘封闭,即叠层母排1外边缘、内孔边缘封闭,其结构如图3所示。
该通用柔性压合模具如图4所示,包括上模2、下模3两部分,待压合的母排1置于上模2与下模3之间,上模2包括上模腔7以及填充在上模腔7内的硅脂8,下模3包括下模腔9以及填充在下模腔9内的硅脂10。其中,上模腔硅脂8均匀填充于上模腔7内,压合面平整无褶皱、凹坑,下模腔硅脂10均匀填充于下模腔9内,压合面平整无褶皱、凹坑。
上模2与下模3所构成的封闭空间内填满硅脂,待压合的母排1置于上模2与下模3之间的中间层的压力中心。在对母排1进行压合时,对上模2与下模3施加压力,在压力作用下,具有柔性的上模腔硅脂8、下模腔硅脂10形成于待压合排母相配的凹凸模结构,然后同时将压力与热量传递给母排1,实现母排1的压合封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典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典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1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线圈绕制工具
- 下一篇:一种三相变压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