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尾藻与海参共养殖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2068.5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骆其君;严小军;陈海敏;周成旭;林成彬;王斌;许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G33/00;A23K1/18;A23K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尾藻 海参 养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尾藻与海参共养殖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海参作为一种名贵养殖水产品,具有高附加值,且市场需求大,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海参营底栖生活,主要饵料是海泥中的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海藻碎片,细菌和腐殖质。但目前海参养殖的饲料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例如直接利用投放海带,存在海参消化困难,缺乏适当比例的纤维素,容易导致生长不良。目前更多的是使用鼠尾藻等马尾藻类海藻作为饲料,但是马尾藻类海藻的大规模培育技术还没有解决,存在着供不应求的情况,仅仅依靠采集自然资源,供给难以为继。
马尾藻属大型海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医药、保健、水产养殖和化工、食品工业中都具有许多可开发的潜力。常见的有瓦氏马尾藻、羊栖菜、鼠尾藻、铜藻等,它们是一类多年性可再生海藻,也是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者和稳定者。我国在上世纪中叶曾呈奎等老一辈科学家提出海洋农牧化的战略构想,通过耕海牧海的方式,大量培养藻类植物,并与多种海产动物复合养殖,共同形成平衡的生态系统
但是,海参营底栖生活,一般位于海底;而经济海藻的生长需要充分的光照,一般位于水面,如何解决之间的矛盾将对于海参养殖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尾藻与海参共养殖的方法及装置,通过马尾藻与海参共培养,达到马尾藻高效生长并能够作为海参饲料,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马尾藻养殖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有作为主体的浮框和固定在浮框上的苗绳,其特征在于,在浮框上通过系绳连接有使浮框下沉的坠石;且浮框的材质的比重不大于海水的比重。
所述的浮框的材质为PPR管;形状为四边形;
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有通过浮子系绳连接在浮框上的浮子。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马尾藻与海参共养殖的方法,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夹苗:将活体的马尾藻夹苗在上述尾藻养殖装置的苗绳上,2×3米的浮框中系挂20条长为2m的苗绳,夹苗的苗距15-35厘米,拧开3股混纺绳中的1股,将马尾藻苗穿过,完成了夹苗,夹苗时保持水分,夹好苗的混纺绳应保存在海水中;
2)投放与管理:预先投放到拟进行海参养殖的区域,等马尾藻生长后作为海参饲料,并营造了自然的藻场;其中系绳长度保证浮框下沉后能够悬浮在离海底0.5米高度的水层中。
为了弥补马尾藻再达到一定生物量之前海参饵料投喂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在马尾藻生长到能够被海参吃到之前投喂饵料,所述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将新鲜的铜藻,在切碎机快速切断成小于1厘米大小的藻段或者碎屑,
然后制备卡拉胶:在沸水中加入0.8-1.6%卡拉胶,溶解后,并添加0.1%氯化钾与0.1%氯化钙粉末,获得卡拉胶溶液;等待温度下降到30-45℃,成凝胶状,加入上述小于1厘米大小的藻段或者碎屑,搅拌,冷却后,切成5-15厘米大小的块状作为饵料。
本发明的方法减轻培育马尾藻与投喂海参劳动力,并解决了营底栖生活的海参,与适宜生长在水面的马尾藻作为饲料的空间距离的矛盾,解决了马尾藻白天生长与晚上作为饲料的在时间上矛盾。该方法投资少,操作简单,经济效益较高,具有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马尾藻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马尾藻养殖装置(图1),包括有作为主体的浮框3和固定在浮框3上的苗绳4,在浮框3上通过系绳6连接有使浮框3下沉的坠石7;且浮框3的材质的比重不大于海水的比重。所述的浮框3的材质为PPR管;形状为四边形。还包括有通过浮子系绳2连接在浮框3上的浮子1,其中浮子1采用圆形橙色的塑料浮子,通过浮子系绳2与浮框3相连,浮子系绳2的长度要求大于最大水深,可以保证标志的浮子1能够浮在水面,一旦该装置长时间,通过人工方式提升到水面。
浮框3为一个闭合的主体结构,优选为长方形,材料可以采用PPR冷水管和相同直径的PPR直通弯头,通过热熔方式焊接形成密封的结构。在浮框3的相对应的边框之间用维尼纶混纺绳系挂作为苗绳4,形成了2×3米的长方形条帘,苗绳4中夹马尾藻5。浮框3的4个角通过系绳6悬挂坠石7,坠石7接触到海底,减轻了共培养的装置的重量,这样有利于浮框3下沉后能够依靠本身的浮力悬浮在离海底一定高度的水层中,其高度与系绳6一致,防止浮框3直接压到海底的海参,而下坠的马尾藻可以提供为海参的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学;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热泵复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胆固醇氧化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