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导引穿刺针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2099.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品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北荣民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引 刺针 组合 | ||
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主张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第102123671号(申请日:2013年7月2日)的优先权,兹将上述申请案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资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导引穿刺针组合,尤指一种利用光纤束导引光束定位病患穿刺部位正确位置,使一穿刺钢针沿着该光束而进行精准穿刺的光导引穿刺针组合。另外,本发明亦涉及一种使用该光导引穿刺针组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Tracheostomy)一直是重症病患或是需长期仰赖呼吸器病患赖以维生的呼吸管路;更甚者,气管切开术可以较有效维持呼吸道卫生,并减低无效呼吸道管腔(Dead Space),在重症照护或长期照护占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欧美国家,建议使用呼吸器一周以上,或是预期无法脱离呼吸器、无法有效维持呼吸道病患,须早期进行建立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皆是于手术室接受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医师进行低位颈部横切后,在气管(Trachea)第二或三节于目视下进行气管切开,随后置入气切管(Tracheostomy tube)。病患必须由加护中心或病房转送至手术室,并于手术结束后再转送回原属加护中心或恢复室。转送过程耗费人力,亦增加许多风险;且部分病患需持续特殊药物治疗或是即时侵入性监测,更增加作业风险及困难度。
经皮气管切开术(PDT-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的原理在于利用表皮定位后,先行切开1.5–2公分的横切伤口,随后将支气管镜(Bronchoscope)置入病患已先前置放的气管内管(Endotrachealtube),并将支气管镜置于气管内管的前端,同时将气管内管及支气管镜慢慢移出,在经过横切伤口下方支气管时,手术医师会于横切伤口处看见支气管镜发出的光源,随后在支气管镜的观看及 镜检医师的指引之下,手术医师将钢针穿刺进入气管,并置入导引钢丝(Guiding Wire),并循序以特殊器械进行皮下、皮下组织及气管前壁的扩张,最后于支气管镜监视下完成气切管置放。
在加护中心完成床边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情况下,病患接受静脉式全身麻醉,由麻醉部主治医师与胸腔外科医师共同进行此侵入性手术;亦即由麻醉医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导引,胸腔外科医师进行穿刺及置放。减少病患转送的风险,增加病患安全,更能有效增加医疗资源应用及手术室的运作。
进行此技术时,最重要及最危险的步骤在于正确穿刺钢针进入气管的步骤,平常乃是利用器械轻压气管,并由支气管镜观看气管前壁压迫位置进行定位。若是钢针穿刺部位偏差,可能造成邻近组织伤害,如穿刺甲状腺或是血管等。而钢针进入气管角度或方向不佳时亦会导致导引钢丝置入困难,或是无法由支气管镜观察到钢针穿刺过程,甚至穿刺支气管镜造成支气管镜的损坏。这些状况都可能引起手术时间延长、增加穿刺次数或是气管内管脱落等危急状况。发生此类技术困难操作或是并发症的机会则与病患解剖结构位置、气管内管已留置时间、施行者技术及经验、镜检者与外科医师沟通等有关。故此种方式较易造成上述的并发症。据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艺的缺点,创新研发出一种更明确、更精准的、穿刺误差更小的定位穿刺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导引穿刺针组合,是一种更明确、更精准的、穿刺误差更小的定位穿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光导引穿刺针组合,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光源总成,包括一配置着一光源的光源套筒;
一光纤总成,包括一配置着一光纤束的光纤套筒;
一弹射总成,包括一配置着一射发弹簧的射发套筒;以及
一穿刺针总成,包括一套合着一静脉留置管的穿刺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光导引穿刺针组合,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光源总成,包括一光源开关部、一光源套筒以及一套接部,该光源开关部后端结合于该光源套筒前端,而该套接部结合于该光源套筒的后端,并且该 光源开关部的前端设有一开关按钮,用来开启或关闭电源,该套接部内固定着一能够发射出光束的光源二极体套件;
一光纤总成,包括一光纤套筒以及一光纤束,该光纤束轴向延伸设置于该光纤套筒内的轴线上,且其前端固定于该光纤套筒上,而其后端延伸进入并稍微凸出一穿刺针外,而该光纤套筒的前端能够与设于该光源总成的套接部后端结合,而使得该光源总成与该光纤总成结合成一单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北荣民总医院,未经台北荣民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地板热压装置
- 下一篇:调相加法运算器以及超声波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