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滤液处理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2421.X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晟;牛静;赵由才;夏金雨;仇庆春;黄嵘;杭奇江;赵俊;孙雨清;吕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滤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渗滤液通过粗滤料进行预处理;
S2、将经步骤S1处理后的渗滤液通过经铁粉和颗粒活性碳改性的细滤料进行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将渗滤液依次通过经铁粉和活性碳改性但未被氧气曝气的细滤料、以及经铁粉和活性碳改性且被氧气曝气的细滤料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
先将细滤料浸泡于COD<1000mg/L的渗滤液中20天,以及将颗粒活性碳浸泡于COD<1000mg/L的渗滤液中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粗滤料为粒径范围为20mm~40mm的矿化垃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铁粉的粒径范围为150μm~18μm、所述的颗粒活性碳的粒径小于1mm、所述的细滤料选自可过1mm筛的矿化垃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细滤料、铁粉、颗粒活性碳的比例范围按质量计为20:2:1~100: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渗滤液的碳氮比>4、且 COD浓度范围为5000~10000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粗滤料和经铁粉和颗粒活性碳改性的细滤料与渗滤液的固液比大于20:1。
9.一种渗滤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内分隔有液体连通的粗滤料层、厌氧细滤料层、好氧细滤料层;
设置于所述厌氧细滤料层和好氧细滤料层间的穿孔布气管,所述穿孔布气管上开设有面朝好氧细滤料层的若干气孔;
输水机构,用于将外界渗滤液依次驱动通过所述粗滤料层、厌氧细滤料层、好氧细滤料层,并通过设置于所述罐体上的出水口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渗滤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料层、厌氧细滤料层、好氧细滤料层在所述罐体内自下往上排布,且所述粗滤料层、厌氧细滤料层、好氧细滤料层的层高比例范围为1:2:2~1: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未经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4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