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集中式卫浴间废水利用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2552.8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武;马睿;王延庆;吴钢强;梁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传武;马睿;王延庆;吴钢强;梁大伟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集中 卫浴 废水 利用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楼宇集中式卫浴间废水利用技术。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资源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仅生活用水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其他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也在不断遭受到破坏,水资源缺陷日益成为严重的问题。为了缓解对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有一些专门的废水净化工程已经建成,而且对工业废水也进行了良好的控制,但是对于更广阔的人们生活空间当中的用水浪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有些地区的一部分人采用将厨房用水收集起来用于冲洗卫生间,有些地区在建筑顶部和地下加装水箱及水泵将废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之后存在集水箱中为厕所提供冲洗用水,以上方法虽然确实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同程度地节约了水资源,但是存在依赖个体自觉,范围较小以及加装水泵等设备,增加耗能的问题,因此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当前个体节水范围小以及加装设备成本高、有额外能耗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楼宇集中式卫浴间废水利用技术。
本发明对楼宇卫浴间使用后的废水进行合理分流,将洗浴后产生的废水通过杂质过滤器和水质净化器进行清洁,以达到卫生间冲洗用水标准,并在楼层间设置集水箱对其进行存储,用来提供卫生间冲洗用水,冲洗后的废水直接排入楼宇排水管道。
本发明的楼宇集中式卫浴间废水利用技术与已有的废水利用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充分实现对洗浴后废水的二次利用,同时缩短用水路程;二是蓄水箱安置位置灵活,不占用楼层地面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三是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并没有产生额外能耗,利用水的自重实现蓄水及二次供水,绿色环保。本发明提供的技术特别适用于写字间、办公楼、公寓楼、教学楼等大型楼宇,以及车间、实验楼等多层厂房。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种楼宇集中式卫浴间废水利用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种楼宇集中式卫浴间废水利用技术的示意图。本系统包括楼宇给水管道1、楼宇排水管道2、用水装置3、用水装置4、蓄水箱进水管5、蓄水箱出水管6、杂质过滤器7、水质净化器8、楼层间蓄水箱9和阀门10。楼宇各层用水装置3和用水装置4均连接楼宇给水管道1,其中顶层用水装置3和各层用水装置4由楼宇给水管道1直接供水,其余各层用水装置3由蓄水箱9供水,其所在位置连接楼宇给水管道1与用水装置3的阀门10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在蓄水箱9停用时开启,此时由给水管道1直接对用水装置3进行供水;各楼层用水装置3和底层用水装置4连接楼宇排管道2,均通过楼宇排水管道2将废水排出。用水装置3包括座便器、蹲便器、小便池、拖布池等设施。用水装置4包括盥洗台、淋浴池、洗衣机、浴盆等设施。
蓄水箱9的水箱进水管5连接其上一楼层用水装置4的排水口,并与杂质过滤器7和水质净化器8连接,上一楼层用水装置4排出的水经水管5,依次通过杂质过滤器7和水质净化器8进入本楼层的蓄水箱9进行蓄水;蓄水箱9内安置溢流管连接所在楼层的排水管道2,同时为使蓄水箱9内蓄水量满足所在楼层用水装置3的用水需求,在水箱侧面中部接入给水管道1,并在管道入口处安置浮球阀,当蓄水箱9内的水位线在设定水位以上时,利用浮球阀浮力作用自动关闭,给水管道1停止供水,当水位线低于设定水位时,由于水位下降,浮球阀自动开启,由给水管道1供水,直至水位线达到设定水位后自动关闭;蓄水箱9的水箱出水管6连接本楼层用水装置3的进水口,从而实现对本楼层用水装置3进行供水。
上一楼层用水装置4排出的水经水管5,依次通过杂质过滤器7和水质净化器8,进行过滤和净化,可达到卫生间冲洗用水标准,实现冲洗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传武;马睿;王延庆;吴钢强;梁大伟,未经张传武;马睿;王延庆;吴钢强;梁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避雷器用氧化锌压敏陶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