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提高低频特性的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2752.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9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李力;栾志超;刘宗旭;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科孚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低频 特性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提高低频特性的耳机。
背景技术
带通话功能及音乐欣赏功能或仅有音乐欣赏功能的中高端耳机被广泛应用,在方便通话的同时,还能欣赏音乐软件所带来的高品质音乐。用户希望耳机有好的通话功能的同时,还可用于再现各种逼真而震撼的音乐效果。非封闭式耳机由于其尺寸小、便于携带、性价比高、方便与主设备配套使用等优点,被越来越多手机配套厂家和用户所青睐。但由于其尺寸的局限,对所使用的扬声器单体的尺寸也有一定的限制,扬声器单体的直径一般都在6mm至18mm之间。较小的扬声器尺寸限制了耳机的低频效果。于是各耳机厂家想方设法来提高耳机的低频性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厂家还是在提高扬声器单体的低频响应上改进,效果十分有限。
而且通常耳机的耳机线较长,人们往往会将耳机线卷起来放在衣物兜里,使耳机线缠绕在一起,很容易出现打结现象,造成下次使用时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去整理耳机线,给人们带来了不便。而且由于耳机线内的铜丝较细,被多次缠绕后就会缩短耳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低频特性的耳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耳机,包括耳机插头、入耳发声部以及连接所述耳机插头和所述入耳发声部的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线上设有拉链齿,所述拉链齿上设有能与所述拉链齿配合使用的拉链头,所述拉链齿通过所述拉链头相互啮合或者分离。
进一步,所述耳机插头上设有蓝牙接收装置,所述拉链头的拉环上设有蓝牙输出装置,所述拉环的末端还设有用来调节音量大小的旋钮。
进一步,所述蓝牙输出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音量调节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发射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音量调节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和所述信息发射模块相连接,所述音量调节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和所述信息发射模块依次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蓝牙接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信息接收模块和信息转换模块。
进一步,所述入耳发声部包括壳体、扬声器单体、耳机后腔体、以及连通所述后腔体并且收容所述耳机线的延伸管,所述耳机线由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延伸管内,所述延伸管中设有与所述延伸管延伸方向一致的低频增强导声管,所述导声管连通所述后腔体与耳机外部空间。
进一步,所述定位部件为所述延伸管上一体形成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由所述延伸管的管壁和由所述管壁向内侧延伸出的内侧壁共同形成。
进一步,所述导声管由所述延伸管内部除去所述定位管的空间形成,所述导声管道为弯曲结构,其长度范围为1mm-80mm。
进一步,所述入耳发生部的壳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延伸管与所述壳体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改变耳机腔体结构来增强耳机的低频特性,明显提高耳机的低频性能,提升耳机的低频音效,还有效避免了耳机线缠绕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入耳发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插头1、入耳发声部以及连接耳机插头1和入耳发声部的耳机线2,耳机线2上设有拉链齿3,拉链齿3上设有能与拉链齿3配合使用的拉链头4,拉链齿3通过拉链头4相互啮合或者分离。
耳机插头1上设有蓝牙接收装置6,蓝牙接收装置6包括依次连接的信息接收模块和信息转换模块。拉链头4的拉环5上设有蓝牙输出装置7,蓝牙输出装置7包括电源模块、音量调节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发射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音量调节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发射模块相连接,音量调节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发射模块依次进行连接。拉环5的末端还设有用来调节音量大小的旋钮8。
入耳发声部9包括壳体91、扬声器单体92、耳机后腔体93、以及连通后腔体93并且收容耳机线2的延伸管94,耳机线2由定位部件固定于延伸管94内并与扬声器单体92电连接,壳体91上设有透气孔95,透气孔95连通耳机后腔体93与耳机的外部空间,使耳机内的声音压力保持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科孚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科孚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输入变换器和无线接收器的听力装置
- 下一篇:转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