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塑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3173.0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良来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2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塑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加工是随着合成树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和塑料机械的发展互相促进。不少塑料加工技术,系借鉴于橡胶、金属和陶瓷加工。塑料加工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赛璐珞诞生之后,因其易燃,只能用模压法制成块状物,再经机械加工成片材,片材可用热成型法加工。这是最早的塑料加工。浇铸成型是随着酚醛树脂问世而研究成功的;注射成型始于20世纪20年代,用于加工醋酸纤维素和聚苯乙烯;30年代中期,软聚氯乙烯挤出成型研制成功,塑料专用的单螺杆挤出机相应问世;1938年双螺杆挤出机也投入生产。40年代初,制出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吹塑技术用于生产聚乙烯中空制品。1952年往复螺杆式注射机问世,使注射成型技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60~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塑料加工技术有:各种增强塑料新成型方法,如缠绕、拉挤、片材模塑成型、反应注射成型、结构泡沫成型、异型材挤出成型、片材固相成型以及共挤出、共注塑等。进入80年代,塑料加工向着高效、高速、高精度、节能、大型化或超小、超薄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进入这一领域,把整个塑料加工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目前,使用较多的为吹塑技术和吸塑技术,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新发展起来的有多层吹塑和拉伸吹塑;吸塑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
但是,吹塑技术和吸塑技术所配备的机器造价昂贵,造成厂家过多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的塑料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塑工艺,所述的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①将带有不同规格的圆柱形中空的矩形石块放置在加热板上;
②在圆柱形中空内倒入一半的粘土或石膏;
③在粘土或石膏顶部印上所需塑料模型形状的凹槽;
④在粘土或石膏凹槽上方覆盖上一块塑料板;
⑤在塑料板上倒入细沙,直至将圆柱形中空灌满,轻压;
⑥对加热板进行加热;
⑦塑料板经加热软化,因受细沙的挤压,塑料板中部会变形凹陷紧贴在凹槽中;
⑧待冷却后,倒出细沙,取出塑料模型,经过修编得到加工好的塑料模型。
本发明工艺步骤进一步设置为:粘土或石膏内附加有耐高温的测温计。
本发明工艺步骤进一步设置为:凹槽的大小经计算,是所需的塑料模型的大小加上塑料板的厚度。
本发明工艺步骤进一步设置为:对塑料板加热的温度为塑料板软化变形的临界点。
具有上述步骤的沙塑工艺,造价低廉,简单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沙塑工艺,所述的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①将带有不同规格的圆柱形中空的矩形石块放置在加热板上;
②在圆柱形中空内倒入一半的粘土;
③在粘土顶部印上所需塑料模型形状的凹槽;
④在粘土凹槽上方覆盖上一块PVC塑料板;
⑤在PVC塑料板上倒入细沙,直至将圆柱形中空灌满,轻压;
⑥对加热板进行加热;
⑦PVC塑料板经加热软化,因受细沙的挤压,PVC塑料板中部会变形凹陷紧贴在凹槽中;
⑧待冷却后,倒出细沙,取出塑料模型,经过修编得到加工好的塑料模型。
本发明工艺步骤进一步设置为:粘土内附加有耐高温的测温计。
本发明工艺步骤进一步设置为:凹槽的大小经计算,是所需的塑料模型的大小加上PVC塑料板的厚度。
本发明工艺步骤进一步设置为:对塑料板加热的温度为82摄氏度,为PVC塑料板软化变形的临界点。
实施例2
①将带有不同规格的圆柱形中空的矩形石块放置在加热板上;
②在圆柱形中空内倒入一半的石膏;
③在石膏顶部印上所需塑料模型形状的凹槽;
④在石膏凹槽上方覆盖上一块PC塑料板;
⑤在PC塑料板上倒入细沙,直至将圆柱形中空灌满,轻压;
⑥对加热板进行加热;
⑦PC塑料板经加热软化,因受细沙的挤压,PC塑料板中部会变形凹陷紧贴在凹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良来,未经郭良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