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204.2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西本敬;青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SP |
主分类号: | C08J9/12 | 分类号: | C08J9/12;C08J9/08;C08L2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孙秀武;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片材 聚乙烯系树脂 制造 泡孔调节剂 发泡性 树脂 溶融 化学发泡剂 物理发泡剂 基材树脂 挤出发泡 平均粒径 混炼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表观密度低、厚度薄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中,可以抑制发泡片材产生开裂或孔的、良好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为,将以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基材树脂、物理发泡剂和泡孔调节剂混炼而成发泡性溶融树脂,使该发泡性溶融树脂挤出发泡,制造表观密度10~450kg/m3、平均厚度2mm以下的发泡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泡孔调节剂,使用平均粒径3~8μm的化学发泡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由于其柔软性和缓冲特性的均衡性优异,因此利用这些特性,被用作缓冲材料、捆包材料。主要通过改变作为基材树脂的聚乙烯系树脂的种类、发泡片材的表观密度、泡孔尺寸、泡孔隔膜的厚度等,来适当地调整这些特性以符合被包装物的要求特性。
近年来,上述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利用其缓冲特性,被用作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的图像显示机器用的玻璃面板、太阳能发电面板用的玻璃面板或者手机的保护玻璃中使用的玻璃板的捆包、搬运时配置于玻璃板之间的衬纸等。应予说明,作为玻璃基板用衬纸用的发泡片材,例如有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片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2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7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挤出发泡方法中,其泡孔尺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在基材树脂中添加滑石等的无机粉末作为泡孔调节剂,适当调节其添加量来进行的。此时,为了使发泡体的泡孔细小,而增加滑石等的无机粉末的添加量,则存在无机粉末在挤出机内凝聚、混入发泡体中的该凝聚物阻碍发泡,或者发泡体中的滑石等转移到被包装物而污染被包装物的情况。因此,在制造泡孔微小的发泡体时,在用于不期望滑石等由得到的发泡体向被包装物转移的玻璃基板用的衬纸等的用途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发泡剂作为泡孔调节剂。若使用化学发泡剂作为泡孔调节剂,则通过少量添加,即可得到泡孔微小、泡孔隔膜的厚度薄、缓冲特性优异的发泡体。
但是,使用化学发泡剂作为泡孔调节剂,制造表观密度低、厚度薄、特别是厚度为2mm以下的聚乙烯系树脂挤出发泡片材时,出现容易在发泡片材中发生小孔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表观密度低、厚度薄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中,可以防止产生小孔、特别是贯穿发泡片材的贯穿孔。
根据本发明,提供如下所示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
[1] 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其是将以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基材树脂、物理发泡剂和泡孔调节剂混炼而成发泡性溶融树脂,使该发泡性溶融树脂挤出发泡,制造表观密度10~450kg/m3、平均厚度2mm以下的发泡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泡孔调节剂,使用平均粒径3~8μm的化学发泡剂。
[2]上述1所述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学发泡剂是化学发泡剂粉碎物。
[3]上述1或2所述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学发泡剂是碳酸氢钠-柠檬酸系化学发泡剂。
[4] 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泡孔调节剂的添加量相对于基材树脂100重量份为0.1~3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平均粒径的化学发泡剂作为泡孔调节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得到的发泡片材中形成小孔、特别是厚度方向上贯穿发泡片材的贯穿孔,可以得到厚度薄的良好的发泡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SP,未经株式会社JSP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