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复合技术制作整体拉刀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324.2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田绍洁;戚正风;刘静;回博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42 | 分类号: | B23P15/4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复合 技术 制作 整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复合技术制作整体拉刀的工艺。
背景技术
拉刀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多齿刀具,可用于加工各种形状的内、外表面,是冶金、锅炉压力容器、钢板、钢管、风力发电、五金、金属、铸造、泵、阀门、太阳能、兵工、紧固件、柴油机、铁道、船泊、机械制造、石油、汽车、化工、航空航天、理化试验室、科研等部门理化试验室的必备专用设备。
由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不断提高、设备运转速度不断加快以及被加工零件几何形状的进一步复杂化,低合金冷作模具钢及中合金冷作模具钢均己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目前我国加工的拉刀主要使用高速钢及高Cr 冷作模具钢。高Cr 冷作模具钢及高速钢均为莱氏体钢,在凝固成钢锭时将形成含有大量碳化物的莱氏共晶。经过锻造可以将莱氏共晶打碎,但碳化物分布仍不均匀,一般为3-4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原有整体拉刀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耐磨,瞬间失效,寿命不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复合技术制作整体拉刀的工艺,此方法生产的拉刀具有高韧性、高硬度、高耐磨性等优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采用复合技术制作整体拉刀的工艺是由高合金冷作模具钢做刃口面板和中碳合金结构钢做基体焊接后所制成。所述的步骤如下:
a、将高合金钢轧成碳化物不均匀度小于二级,最大碳化物尺寸小于7μ,厚度6 —20mm 的钢板,厚度按拉刀刀齿高度要求而定,裁切成所需尺寸,将一面磨光;
b、采用普通中碳合金钢、结构钢或各种低碳合金钢、结构钢做基体,机械加工成需要的尺寸,同样磨光一面;
c、将二个磨光面合在一起,通过真空热等静压、真空压力焊、闪光焊、熔焊、电阻焊等方法使两种钢焊接在一起;
d、按整体拉刀的尺寸精度要求制作,热处理后成品。
所述高合金钢包括:M2 、W6 、W4 、M42 、M2 -R42高速钢和Cr12MoV。
所述中、低碳合金或结构钢包括:40Cr 、40CrNi 、42CrMo 、5CrMnMo 、60Si2Mn 、50CrV 、16Mn、10、15、20、20Cr、20Mn。
所述真空压力焊的真空度为10-1 -10 一3Pa 、温度为1000 -1200 ℃ 、压力为10 -20MPa。
发明有益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拉刀由于基体部分采用了普通钢, 可大大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刃口部分由于采用了碳化物不均匀度小于二级的高速钢钢板,也大大提高了拉刀的硬度,耐磨性更好,强韧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山型拉刀;
图2是矩形拉刀;
图3是曲线形拉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发明采用复合技术制作整体拉刀的工艺是由高合金冷作模具钢做
刃口面板和中碳合金结构钢做基体焊接后所制成。所述的步骤如下:
a、将高合金钢轧成碳化物不均匀度小于二级,最大碳化物尺寸小于7μ,厚度6 —20mm 的钢板,厚度按拉刀刀齿高度要求而定,裁切成所需尺寸,将一面磨光;
b、采用普通中碳合金钢、结构钢或各种低碳合金钢、结构钢做基体,机械加工成需要的尺寸,同样磨光一面;
c、将二个磨光面合在一起,通过真空热等静压、真空压力焊、闪光焊、熔焊、电阻焊等方法使两种钢焊接在一起;
d、按整体拉刀的尺寸精度要求制作,热处理后成品。
所述高合金钢包括:M2 、W6 、W4 、M42 、M2 -R42高速钢和Cr12MoV。
所述中碳合金或结构钢包括:40Cr 、40CrNi 、42CrMo 、5CrMnMo 、60Si2Mn 、50CrV 、16Mn、10、15、20、20Cr、20Mn。
所述真空压力焊的真空度为10-1 -10 一3Pa 、温度为1000 -1200 ℃ 、压力为10 -20MPa。
拉刀种类包括矩型,如图1所示;山型,如图2所示,矩形;,如图3所示,曲线形。
本工艺是一种把两种钢复合在一起的拉刀,刃口部分A用高合金钢制作,拉刀基体部分B部分用普通中、低碳合金钢或结构钢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转向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