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胺/改性腈纶纤维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3449.5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赵亮;张卡卡;曹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D06M15/61;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改性 腈纶 纤维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聚苯胺/改性腈纶纤维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胺因其良好的导电性、环境稳定性、成本低廉及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成为广泛用于金属防腐、导电纤维、电磁屏蔽材料、传感器、药物控制释放、分析检测及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其中,环境污染治理,尤其是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及极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是聚苯胺近年来应用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聚苯胺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基于其特殊的氧化/还原特性,掺杂/脱掺杂特性,以及其结构中存在的大量苯环胺和醌环亚胺等含氮基团。
然而,将聚苯胺有效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尚待解决其加工、机械性能差及固液分离难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聚苯胺与其他力学性能高的材料复合,综合各自的优势,制备兼具优良吸附特性及机械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人工合成纤维如腈纶纤维,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很好的热弹性以及优良的机械性能,可被用作聚苯胺负载的基体材料制备导电织物和复合吸附剂等。
目前,聚苯胺/纤维复合材料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合成:
一、纺丝法。如专利“聚苯胺/聚酰胺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ZL 01112803.8)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将聚苯胺、聚酰胺和掺杂剂的浓硫酸共混溶液挤入凝固浴中,经拉伸后制得聚苯胺/聚酰胺导电纤维;专利“聚苯胺/聚丙烯腈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ZL 03116654.7)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将聚苯胺有机磺酸盐、聚丙烯腈和混合溶剂组成的共混溶液压过喷丝头,挤入凝固浴中,经拉伸、水洗后制得聚苯胺/聚丙烯腈复合导电纤维。
二、涂层法。如专利“Preparation of fibers containing intrins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s”(US6228492B1)首先采用纺丝技术制得聚丙烯纤维单丝,然后在单丝完全固化前通过喷射、涂刷、浸渍等方法使单丝和聚苯胺有机酸溶液充分接触,从而制得含有聚苯胺导电涂层的复合纤维。
三、原位聚合法。如专利“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ZL 93116519.9)将涤纶纤维放入苯胺和对甲苯磺酸混合水溶液(A液)中,80 oC保温30分钟后挤干,投入到偏钒酸钠和对甲苯磺酸混合水溶液(B液)中反应1小时,制得聚苯胺导电涤纶纤维;文献“Conductive polymers/polyacrylonitrile composite fibers: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Polym. Composite. 2009, 31, 340)将腈纶纤维放入苯胺溶液中进行预先吸附,然后置于氧化剂的质子酸溶液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制得聚苯胺/腈纶复合物;专利“一种制备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的新方法”(CN 201010238321.7)对化纤织物进行超声波辅助苯胺浸渍处理,然后置于氧化剂的质子酸溶液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制得导电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箱拉丝机上的同步带轮箱部件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集成封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