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混酸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4168.1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武亮;万群平;杜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邵武市永晶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4 | 分类号: | B01F13/04;B01F3/08;B01F1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混酸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目前通常的减薄方法有两种,一为物理抛光研磨,一为化学蚀 刻,其中化学薄化玻璃有以下几个特点:1、薄化时间短;2、薄化产量较高;3、 成分简单,配制比较容易。
目前,有进行FPD玻璃减薄的厂家,大部分是以氢氟酸为主要原料,且有 些仅使用单一氢氟酸溶液,这种做法存在以下缺点,直接接触氢氟酸,毒性高, 且该药液易产生氢氟酸气体,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配制时危险性高,如果辅以加 热,则危险性更高。
现有技术中将浓硫酸、氢氟酸、硝酸、磷酸,这四种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大 量用于目前的玻璃减薄行业,但是这几种酸要实现混合是有很大困难的,现有 技术中两种或两种以上酸的混合或浓酸的稀释通常需要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 中进行,边混合边搅拌,工序繁琐,混合的均匀性也不是很好,并且搅拌其的 运转耗费电能,不符合节能的要求,氢氟酸有剧毒且还有挥发性,浓硫酸遇水 放热,如果几种酸的加入顺序不对,会没有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就会造成酸 液飞溅,造成人身伤害,产生的热量还需要导走,造成设备结构复杂,操作不 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搅拌设备搅拌, 在混合各酸的过程中能有效控制温度的制备混酸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制备混酸的设备,包括制酸槽、进酸管、冷 却盘管、循环管和循环泵,所述制酸槽与进酸管连接,所述冷却盘管螺旋状设 置于制酸槽内部,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管与制酸槽连接,所述制酸槽上设有排 气口,所述循环管上设有控制阀。
优选的,上述的制备混酸的设备中,所述制酸槽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
优选的,上述的制备混酸的设备中,所述制酸槽上还设有液位计。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上述的制备混酸的设备制备混酸的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质量分数为42%-52%的氢氟酸溶液;
步骤2:将步骤1的氢氟酸溶液加入到带有冷却盘管的制酸槽;
步骤3: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加入制酸槽,并且在制酸槽进硫酸同时 使制酸槽内酸液进行循环;
步骤4:待制酸槽温度降到25-30度时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80%的 磷酸,即可得混酸溶液。
优选的,上述的混酸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具体为:配制质量分数为47% 的氢氟酸溶液。
优选的,上述的混酸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4中各酸的质量分数为:氢氟 酸27.3%,硝酸7.9%,硫酸13.7%,磷酸6.6%。这样浓度的混酸减薄速度较快, 面板不易形成模糊的一层纱。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循环泵对制酸槽内酸液进行搅拌混合,并 在制酸槽内设置有对酸液进行降温的冷却盘管,保证了酸液安全有效的混合, 且制酸槽使用聚丙烯(pp)原材料制作,比其他材料更轻,更耐腐蚀,有利于 节约成本,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本发明方法配制的一定浓度的混酸减 薄速度较快,面板不易形成模糊的一层纱,比单独使用氢氟酸减薄速度增强了3 倍,并且表面异常光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混酸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制酸槽;2、冷却盘管;3、进酸管;4、循环泵;5、循环管;6、排气 口;7、液位计;8、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 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混酸的设备,包括制酸槽1、进酸管3、 冷却盘管2、循环管5和循环泵4,所述制酸槽1与进酸管3连接,所述冷却盘 管2设置于制酸槽1内部,所述循环泵4通过循环管5与制酸槽1连接,所述 制酸槽1上设有排气口6。所述冷却盘管2螺旋状设置于制酸槽1内,此种设置 能有效的降低酸液温度。所述制酸槽1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所述制酸槽1上 还设有液位计7,所述循环管上设有控制阀8。
浓硫酸、氢氟酸、硝酸、磷酸,这四种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大量用于目前 的玻璃减薄行业,但是实验证明,这几种酸要实现混合是有很大困难的,但使 用上述的制备混酸的设备后,便可以很容易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邵武市永晶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邵武市永晶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4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