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丹锦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5907.9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可群;唐林海;姜亭;肖兵;洑建明;刘培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B21/00;D06M15/333;D06M15/263;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丹 锦纶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超细丹锦纶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锦纶(又称尼龙),学名聚酰氨纤维,可以纯纺和混纺作各种衣料及针织品。主要品种有锦纶6和锦纶66,其物理性能相差不多。锦纶大分子主链上都有酰胺链,能够吸附水分子,可以形成结晶结构,耐磨性能极为优良,都是优良的衣着用纤维。 强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因此,其耐用性极佳。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因此用锦纶制作的服装比涤纶服装穿着舒适些。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在合成纤维织物中仅列于丙纶、腈纶织物之后,因此,适合制作登山服、冬季服装等。但是锦纶长期暴露在日光下其纤维强度会下降。外力下易变形,故其织物在穿用过程中易变皱折。通风透气性差,易产生静电。耐热耐光性都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超细丹锦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柔软透气。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超细丹锦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超细丹纤维的制备、分轴整经、浆丝、并轴、分绞、穿经并捻、上机织造;其中,浆丝步骤采用重量比为1:1.9-2.2的PVA浆料与聚丙烯酸酯浆料,上浆率为10.5%~11.5%,上浆回潮率为0.1-2%,烘干温度为110-115℃,锦纶上浆送出张力为52-56mN/根,卷绕张力为60-62mN/根。上浆率不宜过大,上浆率大,不仅丝的表面浆膜过厚,容易造成落浆,而且浆丝发毛,不易织造,本发明最好选择10.5%~11.5%的上浆率,目的是为了让丝的单纤相互粘结,增加丝的断裂强度,以利于上机的顺利织造。由于锦纶上浆采用聚丙烯酸酯浆料,吸湿后有再黏现象,容易使浆丝与浆丝之间产生粘并,使织造难以进行。因此锦纶上浆回潮率最好控制在0.1-2%。
分绞是为了便于织造时的顺利,用分绞机把经丝分上下两层,分好后用绳子穿入绞口。
作为优选,调浆时水的温度为30-40℃,供浆温度在40-50℃。
作为优选,超细丹纤维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以锦纶切片为原料,加热成熔融状态,熔融的锦纶从喷丝板的喷丝孔中挤出,再用热气流吹散并剪切熔体,得到纤度为0.13-0.55dtex的超细丹锦纶纤维。
作为优选,喷丝孔呈同心圆均匀分布,喷丝孔截面积是1×10-4~3×10-4cm2。
作为优选,超细丹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热气流的速度为150-500m/s,温度为180-260℃。
作为优选,上浆烘干后,再涂0.8-2%的油剂或者防静电剂。这样既可使浆丝的表面光滑,降低摩擦系数,又可起到防静电的作用。
防静电剂可以是BP、TM或SN中的一种。
本发明制得的面料表观细腻精致,手感柔软细腻,超细纤维由于纤度极细,大大降低了丝的刚度,作为织物极为柔软,纤维细还可以增加丝的层状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毛细效应,使纤维内部反射光在表面分布更细腻。
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透气性达到1100L/(m2·s)以上,悬垂性更是达到45%-49%,悬垂性极好,耐磨性为0.0028-0.0034g,耐磨性能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实施例1
一种超细丹锦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超细丹纤维的制备、分轴整经、浆丝、并轴、分绞、穿经并捻、上机织造;
超细丹纤维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以锦纶切片为原料,加热成熔融状态,熔融的锦纶从喷丝板的喷丝孔中挤出,再用速度为150m/s,温度为180℃的高速热气流吹散并剪切熔体,得到纤度为0.13dtex的超细丹锦纶纤维;其中,喷丝板的喷丝孔呈同心圆均匀分布,喷丝孔截面积是1×10-4cm2。
浆丝步骤的浆料采用重量比为1:1.9的PVA浆料与聚丙烯酸酯浆料,调浆时水的温度为40℃,供浆温度在47℃;锦纶上浆送出张力控制在52mN/根,卷绕张力控制在60mN/根;上浆率控制在10.5%,上浆回潮率控制在0.1%,烘干温度是110℃。上浆烘干后,再涂0.8%的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5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