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生活垃圾低温干馏分拣车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6086.0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红;李正;姜喜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红 |
主分类号: | C10B57/00 | 分类号: | C10B57/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生活 垃圾 低温 干馏 分拣 车间 | ||
1.太阳能生活垃圾低温干馏分拣车间,由二大部分组成,一是,太阳能源系统;二是,生活垃圾分拣车间(43);所述的太阳能源系统,是供给生活垃圾低温干馏分拣车间动力的主能源;所述的太阳能源系统,包括,采能系统(01)、传输系统(02)、能调系统(03)、监控系统(04)、冷媒式太阳能悬臂塔(32)、液压泵站(36)、平角跟踪器(37)、总控室(38)、冷媒式太阳能板(40)、垂角跟踪器(41)、冷媒泵站(42)、热媒贮罐(45)、热媒锅炉(48)、蓄、变、配电房(49)、电源自动切换开关(50)及国家电网(51);所述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干馏分拣车间(43),是太阳能生活垃圾干馏清洗分级车间(31)采用物理技术的水洗分级,将实现化学分类后的无机的生活垃圾实施分拣的后续作业;所述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干馏分拣车间(43),包括:供水泵(130)、水处理系统(131)、三级池(132)、二级池(133)、一级池(134)、振动筛(135)、风选泵(136)、喷淋头(137)、压力水管(138)、输送机(13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拣车间(43)的地上部分,采用半墙式的亭子结构,以利改善工作场地的环境;所述的分拣车间(43)地下部分,是分成一级池(134)、二级池(133)及三级池(132)的水处理系统(131);换言之,分拣车间(43)的整体,是建筑在水处理系统(131)上的;所述的一级池(134),位于整体水处理系统(131)的两侧,接收、汇集来自经喷淋头(137)作业后的污杂回水,使污杂的回水在一级池(134)中得以沉淀;所述的二级池(133),即是静化池,静化池的面积,占整体水处理系统(131)面积的1/2,使回水得到充分的静化;所述的三级池(132),位于整体水处理系统(131)的中心,所述的供水泵(130),从三级池(132)中,吸取静化后的水源,通过压力水管(138),供给喷淋头(137)向输送机(139)上的待分拣的无机垃圾实施喷淋作业;所述的一级池(134)、二级池(133)及三级池(132)相邻的池壁上均设有连通的过水孔;所述的水处理系统(131)的水体,采用浓度为0.5%的NaCl水溶液,起到防腐防臭的作用;所述的振动筛(135)及风选泵(136)布置于分拣车间(43)的中心;所述的输送机(139),布置于分拣车间(43)的两侧;所述的振动筛(135)、风选泵(136)及输送机(139),均系公知机器,不作赘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生活垃圾低温干馏分拣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式太阳能悬臂塔(32),包括:塔柱(35)、平角跟踪器(37)、管线连接盒(39)、冷媒式太阳板(40)、垂角跟踪器(41)、右太阳能板(106)、悬臂弯柱座(99)、顶面太阳能板(100)、旋转支架(101)、低温管路(102)、高温管路(103)、液压管路(104)、电气管路(105)、悬臂弯柱(34)、悬臂座螺栓(107)、左太阳能板(108)、管线总管(109)、塔柱座(33)、轴承A(111)、水平旋转齿轮(112)、轴承B(113)及蜗轮减速电机(110);所述的冷媒式太阳能悬臂塔(32)的太阳能板(100、108、106),分别安装于呈中空结构的塔柱(35)的顶面及分层设置于塔柱(35)两侧的悬臂弯柱(34)上,形成太阳能悬臂塔柱式的结构;所述的顶面太阳能板(100)的宽度,与安装于塔柱(35)两侧的呈“ L” 形的悬臂弯柱座(99)上的左右太阳能板(108、106)的总宽度相一致;所述的悬臂弯柱(34)的长臂,通过螺纹结合与悬臂弯柱座(99)相连接;所述的悬臂弯柱座(99),通过悬臂座螺栓(107)与塔柱(35)相连接;所述的带有连接弯头的悬臂弯柱(34)的短臂,通过悬臂连块螺栓(129)与太阳能板(100、108、106)的垂角跟踪器(41)相连接;所述的垂角跟踪器(41)通过旋转支架(101),与太阳能板(100、108、106)的旋转支架(101)相连接;所述的冷媒式太阳能悬臂塔(32),兼具发电及供热的双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红,未经李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60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