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屏显示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6111.5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翰彪;史春生;张琳;洪博;张健;辛雪;梁雪冬;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李丛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屏 显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屏显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变电站继电保护液晶屏常年点亮使用,寿命下降,出现花屏的现象。液晶屏常年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另外质量不一,运行两年以后不同程度的出现“抽条”和“花屏”现象,尤其是彩屏更为严重,影响了运维人员的查看和继电保护人员对设备的检查。现场急需一种能解决该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继电保护液晶屏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屏显示控制装置,它能够自动控制液晶屏点亮和关闭,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延长了液晶屏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液晶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有门控开关和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所述的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内设置有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门控开关与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并联后串接在液晶屏电源回路里。
所述的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的两端分别与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端子相连。
所述的门控开关包括有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和门控液晶屏电源开关,所述的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的一端与正电端子相连,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与负电端子相连;所述的门控液晶屏电源开关的两端分别与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端子相连。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液晶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有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和门控开关,当运维人员查看和继电保护人员对设备的检查的时候,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人体的靠近,自动接通液晶屏的电源,当作业人员离开后,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自动切断液晶屏的电源,为了确保作业人员长时间工作的需要,不使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频繁检测,在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的输出接点上并联一门控开关,当人员作业时,保护屏门打开,控制门控开关闭合,液晶屏工作,同时将红外检测装置关闭。解决了以往液晶屏常年点亮寿命减短的问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延长了液晶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中1.门控开关,2. 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3. 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4.门控液晶屏电源开关,5.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6.正电端子,7. 负电端子,8. 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端子,9. 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液晶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有门控开关1和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2,所述的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2内设置有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5,门控开关1与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5并联后串接在液晶屏电源回路里。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5的两端分别与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端子8和9相连。
所述的门控开关包括有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3和门控液晶屏电源开关4,所述的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3的一端与正电端子6相连,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3的另一端通过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2与负电端子7相连;所述的门控液晶屏电源开关4的两端分别与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端子8、9相连。正电端子6和负电端子7接到直流电源上,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输出端子8和9串联到液晶屏电源回路里,平时保护屏门关闭时,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3闭合,门控液晶屏电源开关4打开,给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2供电,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2实时检测有无人员靠近,一旦检测到有人靠近,自动将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5闭合,此时液晶屏点亮,便于人员查阅检查;无人员靠近时,液晶屏电源控制接点5打开,此时液晶屏熄灭;当需要在保护屏作业时,把保护屏门打开时,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电源开关3打开,热释红外线检测装置2停用,门控液晶屏电源开关4闭合,此时液晶屏点亮,便于人员查阅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6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