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6763.9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准台;韩程恩;金美香;李秉熙;金泰言;李善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22 | 分类号: | H04R1/22;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兆赓;王占杰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设备包括:移动设备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入单元,被布置为接收音频数据信号。音频输出单元被布置为根据第一再现频带内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出音频信号,平衡电枢被布置为根据第二再现频带内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出音频信号。第二再现频带与第一再现频带不同。音频信号处理器被布置为调整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从而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的组合比单独的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更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音频数据信号的有效输出和再现的平衡电枢。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通信技术的发展,从移动设备输出的音频数据信号的再现频带已变宽。
然而,小的音频输出装置通常附着到移动设备以增加移动设备的便携性。然而,小的音频输出装置产生这样的声音,所述声音受限于与电话呼叫的接收的声音相应的再现频带,而不是上述变宽的再现频带。
发明内容
已进行本发明以至少解决以上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以下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移动设备包括用于输出音频数据信号的平衡电枢。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设备包括平衡电枢,用于通过音频信号处理器针对音频输出装置中的每一个调整再现频带,并输出音频数据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音频数据信号输入单元,被布置为接收音频数据信号;音频输出单元,被布置为根据第一再现频带内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出音频信号;平衡电枢,被被布置为根据第二再现频带内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出音频信号,第二再现频带与第一再现频带不同;音频信号处理器,被布置为调整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从而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的组合比单独的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更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移动设备包括移动设备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入单元,接收音频数据信号。移动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输出装置,能够输出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的第一再现频带的音频信号;以及平衡电枢,能够输出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的第二再现频带的音频信号。第二再现频带与第一再现频带不同。所述设备还包括音频信号处理器,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滤波器调整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被调整的第一再现频带和被调整的第二再现频带的组合比单独的被调整的第一再现频带和被调整的第二再现频带更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音频数据信号;调整音频输出单元的第一再现频带和平衡电枢的第二再现频带,第二再现频带与第一再现频带不同,从而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的组合比单独的第一再现频带和第二再现频带更宽;根据通过第一再现频带内的音频输出单元和第二再现频带内的平衡电枢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出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方法。接收音频数据信号。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滤波器调整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的第一再现频带和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信号的第二再现频带。第二再现频带与第一再现频带不同。被调整的第一再现频带和被调整的第二再现频带的组合比单独的被调整的第一再现频带和被调整的第二再现频带更宽。将被调整的第一再现频带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出到一个或多个音频输出装置,将被调整的第二再现频带的音频数据信号输出到平衡电枢。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被布置为当被执行时,根据上述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来实现方法的指令。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这样的程序的机器可读存储器。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6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