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锁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7112.1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小勇;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包锁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锁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应用的鼓励,纯电动汽车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实际应用,但受电池容量限制,续航里程一般较短,现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快速更换动力电池包,以此延长续航里程,这一模式多被城市纯电动公交系统和纯电动出租车系统所采用。
目前一般使用连杆-凸轮机构将电池包与车体锁止,在安装或拆卸电池包时需要利用外力推动或拖动电池包带动连杆-凸轮机构实现锁止或解锁,冲击力较大,磨损较快,对行车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锁止系统,以避免对电池包进行锁止时对锁止机构产生较大的磨损,从而避免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锁止系统,安装在汽车纵梁上,所述汽车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并且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设置有距离,包括电池包、锁止销,其中:
所述电池包卡接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
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纵梁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盲孔;
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电池包相接触的表面均设置有过孔;
所述锁止销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上,用于通过所述过孔并插入所述盲孔。
优选的,还包括推拉件;
所述推拉件与所述锁止销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锁止销穿过所述过孔并插入所述盲孔,或用于将所述锁止销从所述盲孔内完全抽出。
优选的,所述推拉件为电动推杆。
优选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处理器和无线通讯装置,其中:
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电池包的位置;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动推杆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传感器探测到的电池包的位置信息,当所述电池包位于锁止位置时,控制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锁止销穿过所述过孔并插入所述盲孔,还用于根据解锁命令控制所述电动推杆将所述锁止销完全抽出所述盲孔;
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用于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所述解锁命令或发送停止命令。
优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为三个,分别用于监测所述电池包相对与所述锁止位置的垂直、前后和左右距离。
优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LC震荡电路、振幅检测电路和输出电路,其中:
所述LC震荡电路与所述振幅检测电路相连接,用于产生高频磁场;
所述振幅检测电路与所述输出电路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LC震荡电路的振幅并输出振幅信号;
所述输出电路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振幅信号并输出到所述处理器。
优选的,电动推杆包括电动机和丝杆,其中:
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控制进行转动;
所述电动推杆上还设置有涡轮和蜗杆,用于将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丝杆的轴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两条边梁;
所述边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左右两侧;
所述盲孔设置在所述边梁上。
优选的,在所述边梁远离所述电池包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隔离距离的支撑块。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锁止系统包括电池包和锁止销,在纵梁上设置有过孔,在电池包上设置有盲孔,当电池包位于纵梁之间的预定的锁止位置时,锁止销穿过过孔并插入盲孔,以此实现对电池包的锁止固定,不再需要外力推动电池包带动连杆-凸轮机构实现锁止,对电池包进行锁止时没有冲击力,也就不会对锁止系统造成磨损,可以避免因锁止机构的磨损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电池包锁止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一公开的电池包锁止系统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一公开的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电池包锁止系统的的电动推杆和连接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手机保护套结构
- 下一篇:智能型自动识别电压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