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安全止挡及小横向力性能的重载车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8106.8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张红军;张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G9/04 | 分类号: | B61G9/04;B61G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安全 横向 性能 重载 车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车车辆,尤其是重载列车车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载列车在制动时,作用在机车车钩上很大的纵向压缩力,压缩力超过车钩的承载极限时,车钩会失稳而造成较大的转角。车钩较大的横向分力使得机车产生很大的轮轨作用力,引起机车脱轨。作为铁路重载运输的关键装备之一,随着列车运输吨位及运行速度的增加对重载车钩要求也要相应提高。
目前的重载机车车钩按钩稳原理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类采用扁销连接,依靠钩尾圆弧接触,车钩发生转角时,车钩尾端接触点位置内移,减小了车钩实际传力线的转角,从而减小车钩横向分力,一定角度内车钩具有自稳定特征。另一类采用圆销连接,通过设置弹性止挡,弹性止挡较大的预紧力产生较大的回转力矩阻止车钩发生大转角,从而保持车钩稳定。第一类车钩在小转角内,车钩横向力很小可忽略,而且车钩在小角度转角内阻力矩很小,因而列车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但是当车钩转角较大时,由于没有设置止挡阻止车钩转角增加,会引起车钩失稳从而会导致严重的行车安全事故。因而使用该车钩的机车需要较大的二系横向刚度和较小的二系横向止挡间隙,而且对车钩尾端圆弧接触面摩擦系数要求较高。第二类车钩,不具备钩尾圆弧接触的特点,相对第一类车钩而言,该车钩具有较大的横向分力,使得列车在制动工况时,机车轮轨横向作用力较大,导致车轮磨耗不均及钢轨侧面磨耗剧烈等问题,但在车钩发生大转角时,弹性止挡会确保机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重载车钩,使之在小转角内具有较小的横向分力和回转阻力矩,使得机车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又确保车钩发生大转角时不会失稳,以确保机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
一种具有安全止挡及小横向力性能的重载车钩,由车钩、钩缓装置、及钩尾销联接机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安装在车体安装座1上的钩缓装置包含二段缓冲器结构:Ⅰ段胶泥缓冲器4通过底隔板2、中隔板5和四根螺栓定位并施加预压缩;Ⅱ段胶泥缓冲器7通过钩尾框6和顶隔板8定位并施加预压缩;钩尾销11通过置于钩尾框框沿61上的销孔将车钩13与钩尾框6联接,车钩13可绕钩尾销11为轴转动;顶隔板8与车钩13间顺序设置有滑块9和前从板10,滑块9安放在钩尾框6内,可沿钩尾框6轴向滑动;前从板10与车钩13尾端的接触面为圆弧面。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重载车钩在小转角内,具有较小的横向分力和回转阻力矩,使得机车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又确保了车钩发生大转角时,不会失稳,确保了机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钩局部剖视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车钩局部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和图2可看到,本发明主要由车钩13、钩缓装置、前从板10和挡块12以及钩尾销11组成,钩缓装置主要由两个缓冲器、隔板和钩尾框6组成。钩缓装置固定安装在车体安装座1。Ⅰ段胶泥缓冲器4通过底隔板2、中隔板5和4根螺栓3定位并施加预压缩;Ⅱ段胶泥缓冲器7通过钩尾框6和顶隔板8定位并施加预压缩。钩尾销11通过置于钩尾框框沿6上的销孔将车钩13与钩尾框6联接,车钩13可绕钩尾销11转动。顶隔板8与车钩13间设有前从板10、滑块9和两侧挡块12。滑块9安放在钩尾框6内,可沿钩尾框6纵向滑动。所述滑块9上对称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通孔,通孔内放置有挡块12,挡块可在所述通孔内沿孔纵向移动。前从板10与车钩13尾端为圆弧面接触,且前从板10圆弧面半径大于车钩13尾端圆弧半径。前从板10与滑块9之间安放摩擦垫15,摩擦垫15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使得前从板10相对滑块9能够横向运动。车钩13受拉力时,牵引力传递流为:车钩13—钩尾销11—钩尾框6—底隔板2—Ⅰ段胶泥缓冲器4—中隔板5—车体安装座1。
车钩13受压力时,压缩力传递流为:车钩13—前从板10—摩擦垫15—滑块9—顶隔板8—Ⅱ段胶泥缓冲器7—中隔板5—Ⅰ段胶泥缓冲器4—底隔板2—车体安装座1。钩尾框6相对车体安装座1可沿纵向运动,它们之间存在摩擦衬块14起到支撑作用。受压缩力时,压缩力经前从板10与车钩13尾端圆弧接触面传递,而不经钩尾销11。圆弧接触面受到缓冲器压缩作用而存在法向预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转向液压助力系统
- 下一篇:电动叉车远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