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视通话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39667.X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亮;倪育明;江佳峻;杨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G08C23/04;G06K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通话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通话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三网融合”的日益推进,网络电视的增值应用也将成为新的业务增涨点。当电视上网之后,由于电视屏幕大、视频编解码能力强、操作容易等特点,实现电视与电视、电视与PC、电视与手机之间的点对点视频通话功能,必将成为网络电视热门应用之一。然而,目前的可视通话系统与方法一般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无法保证通话操作的安全性及私密性。如若想正常安全地进行可视通话,则需要用户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认证信息登录可视通话系统的通话软件,然而该方法无法方便快捷地完成用户登录鉴权,使得可视通话系统操作繁琐,降低通话效率;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幼儿来说,此方法难于操作,不易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可视通话系统需要输入认证信息登陆通话软件,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的可视通话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视通话系统,包括遥控器及可视通话设备,遥控器具有信号发射装置,可视通话设备包括与信号发射装置相适配的信号接收装置,遥控器上设有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与信号发射装置相连;
指纹识别装置用于采集用户指纹,进而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与预存指纹进行比对,比对一致时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给信号发射装置;
信号发射装置用于接收指纹识别装置的身份识别信号,并将身份识别信号传输给可视通话设备的信号接收装置;
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发射装置传递的身份识别信号,并利用身份识别信号对可视通话设备进行控制。
具体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指纹采集单元、存储单元及处理单元,指纹采集单元及存储单元分别与处理单元相连;
指纹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指纹;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存指纹;
处理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与预存指纹进行比对。
优选的,指纹识别装置为生物射频指纹识别装置。
进一步的,信号发射装置为红外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为红外信号接收装置。红外信号作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辐射率小、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优选的,可视通话设备为基于SIP协议的可视通话设备。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信令控制协议)是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可以减少应用的开发时间,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灵活性强、效率高。
软电话即为一种通信终端设备,是虚拟电话,也即通话软件,可向终端用户提供廉价可靠、良好通话质量的语音服务。
进一步的,可视通话设备为电视机。由于电视机的普及率广,因此可用电视机作为可视通话设备实现大范围的可视通话,简便易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可视通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用户指纹;
b.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与预存指纹进行比对,比对一致时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c.系统接收身份识别信号,并利用该信号对通话软件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步骤a具体为基于生物射频技术采集用户指纹。
优选的,通话软件为基于SIP协议的软电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遥控器进行指纹识别后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而后可将用户的身份识别信号发送到可视通话设备,通话软件自动加载用户的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记录以及该用户定制的通话软的操作界面,装置简单,易于操作,方便易行,可实现高效通话。本发明适用于可视通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可视通话系统,包括遥控器及可视通话设备,遥控器具有信号发射装置,可视通话设备包括与信号发射装置相适配的信号接收装置,遥控器上设有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与信号发射装置相连;指纹识别装置用于采集用户指纹,进而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与预存指纹进行比对,比对一致时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给信号发射装置;信号发射装置用于接收指纹识别装置的身份识别信号,并将身份识别信号传输给可视通话设备的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发射装置传递的身份识别信号,并利用身份识别信号对可视通话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可视通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集用户指纹;而后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与预存指纹进行比对,比对一致时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最后系统接收身份识别信号,并利用该信号对通话软件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9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