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0803.7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鸣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配电 系统故障 隔离 方法 | ||
1.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系统中设有用以检测短路电流有效值并实现信息交换的检测装置,各检测装置确定其位于单电源供电的区段还是多电源供电的区段;位于单电源供电的区段中,首先向位于靠近电源侧的上节点电源进线首段的检测装置和位于下节点的所有检测装置发送自身获取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并接收它们发出的各自获取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再比较这些短路电流有效值,最后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向对应的断路器发跳闸指令;位于多电源供电的区段中,同样通过比较短路电流有效值,决定是否向对应的断路器发跳闸指令,此时是从位于同一节点其它线路首端的检测装置和位于本线路对端的检测装置获取要比较的短路电流有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电源的微电网出现短路故障时,可以从两端注入短路电流的线路都在该线路两端装设断路器并配套相应的检测装置,仅能从一端注入短路电流的线路都是在线路的短路电流流入的那一端装设断路器并配套相应的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电网内的某一节点进出线路数与该节点相关的检测装置数的差值为一时,判定该节点位于单电源供电区段的网络中,且未装检测装置的那条线路为该节点的电源进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短路电流的检测装置以及与之关联节点是位于单电源供电区段的网络中时,该检测装置将向位于上一节点的电源进线对侧的检测装置和位于下一节点的所有检测装置发送检测到的短路电流有效值,然后这些检测装置传来短路电流有效值大小,该检测装置将本身所测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分别和上、下节点相邻检测装置传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比较大小,若比较结果为相等或近似相等,判定故障点不在本线路段,若位于下一节点的所有检测装置均发送短路电流有效值为零的信息至本检测装置,判定故障点在本线路段,该检测装置向对应的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某一检测装置收到位于上一节点的相邻检测装置传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而其自身并未检测到短路电流,则该检测装置必须向相邻的那个检测装置发出短路电流有效值为零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短路电流的检测装置以及与之关联节点是位于多电源供电的网络中时,该检测装置将所检测到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发送给与该节点相连其它所有线路靠近该节点端的检测装置以及本线路对侧的检测装置,并接收这些检测装置发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多电源供电的网络中与某节点关联的检测到故障电流的检测装置首先判断与该节点关联的其它检测装置传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和本身所测的短路电流有效值能否分成等值的两组,如不能则判定该节点母线发生短路,本检测装置向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多电源供电的网络中与某节点关联的检测到短路电流的检测装置在判断与该节点关联的其它检测装置传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可以分成等值的两组但没有和本身所测的短路电流有效值相等或近似相等的情况下,若其它检测装置检测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大于本身所测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判定故障点不在本线路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多电源供电的网络中与某节点关联的检测到故障电流的检测装置在判断与该节点关联的其它检测装置传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可以分成等值的两组且其所检测到短路电流有效值比其它检测装置传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都大或有和其它检测装置传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相等或近似相等的情况下,再将其本身所测的短路电流有效值与所在线路对侧的检测装置传来的短路电流有效值比较大小,若比较结果为相等或近似相等,判定故障点不在本线路段,否则,判定故障点在本线路段,本检测装置向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系统故障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装置为FT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鸣,未经孙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8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