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积含水层自动补充失水法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076.6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林;许延春;王春耀;姜春才;左金忠;田银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8/00 | 分类号: | E21D8/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735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积 含水层 自动 补充 失水 预防 井筒 破裂 方法 | ||
1.冲积含水层自动补充失水法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下组水文孔,确定补水法的可行性
首先在距离井筒10—30米范围内的任意位置施工一个第四系下组水文孔,按规程进行取芯、化验,获取准确的地层地质资料,获取准确的第四系上、中、下组层位资料,确定上部各含水体与下部含水体之间的隔水层的层位,隔水层是第四系中组;该隔水层的存在可基本阻隔其上部各含水体与下部含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并进行抽水实验、土工实验,获取相应水文资料,确定井筒附近底部存在稳定的粘土层,且含水层连通性较差,井筒附近松散含水层具有可补性,以此确定补水法的可行性;
(2)确定补水孔位置,施工上组水文孔
将下组水文孔对称位置确定为自动补水孔位置;在距离此补水孔10-15米的位置处,施工一组上组水文孔,获取上组水文资料,确定上组水具备自动注水条件;
(3)补水水源化验分析,确定上组含水层补充中下组含水层的可行性
补水孔松散层上组含水层抽水试验临近结束前半小时,取水样一件,进行工业全分析,水质检测结果表明,上组水已达到饮用标准,补入中下组失水含水层后不会对地下水质造成任何影响,因此采用上组含水层补中组含水层是可行的;
(4)施工自动补水孔
①在钻孔上端的松散表土段下入实管,管外用粘土捣实;
②在钻孔对应的第四系上组含水层区段安装疏水管;
③在第四系上组与中下组间的隔水层段下入实管,管外灌注水泥浆固定;
④在第四系中下组地层,即失水层区段安装注水管;
⑤在补水孔的最下端10米的基岩段区域下入内径127毫米,外径150毫米的实管作为沉砂管,管外水泥浆固管;
⑥在注水管上端安装层间流流量监测装置,监测注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管为桥式花管,所述的疏水管内径325毫米,外径42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管为桥式花管,所述的注水管内径127毫米,外径15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①和③中所述的实管的内径325毫米,外径42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管上端带有喇叭口,喇叭口下端外包止水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管外焊8#铁丝6道,外包120目尼龙网两层,外用间距0.15m的16#铁丝分段捆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物为海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补水孔附近设置地层应变光纤光栅观测孔,所述的地层应变光纤光栅观测孔设置于补水孔周围10-30米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井筒破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孔的终孔孔斜不得大于2°,孔深0~100m孔斜不得大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0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型双作用热声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