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阳极丝对中性能改善的中子探测管和中子探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234.8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5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强;王学武;李元景;张清军;赵自然;刘以农;毛绍基;常建平;王燕春;李树伟;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3/00 | 分类号: | G01T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原绍辉,严志军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性能 改善 中子 探测 设备 | ||
1.一种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阴极管,所述阴极管内限定有轴向延伸的管腔,且管腔内壁具有中子敏感材料;
阳极丝,所述阳极丝在所述阴极管的管腔中轴向延伸;
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一部分气密密封地沿轴向插入所述阴极管中的一端,而且所述绝缘套内限定有通向所述阴极管的管腔的第一中央内孔;以及
同心装置,其被置于所述绝缘套的第一中央内孔中,且被配置成使得所述阳极丝至少在轴向向内穿过所述同心装置后被居中于所述阴极管的中心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心装置包括两个同心端子,它们邻近所述绝缘套的轴向内侧端、彼此轴向相邻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央内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同心端子被紧配合地置于所述第一中央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同心端子分别具有沿轴向贯穿其主体的V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V形槽具有半圆形槽底,所述半圆形槽底与所述阴极管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V形槽的轴向内侧端具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同心端子在所述第一中央内孔中被布置成使得它们的V形槽彼此交错180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同心端子均为单体式构件,其主体为圆柱形,或者为由一圆柱形区段和一相邻接的截锥形区段构成的圆柱截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拉伸弹簧,其主体被置于所述第一中央内孔中且处于所述同心装置的轴向外侧,所述阳极丝的一端在穿过所述同心装置后固定到所述拉伸弹簧的轴向内侧端,而所述拉伸弹簧的轴向外侧端以头部延长丝的形式轴向向外延伸穿过所述绝缘套,用作阳极引出丝,而且所述拉伸弹簧被设置成使得所述阳极丝在所述阴极管的管腔中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套在其未插入所述阴极管的部分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经由所述绝缘套的气体流路与所述第一中央内孔,继而与所述阴极管的管腔流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子探测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且在所述绝缘套的同一轴向位置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12. 一种中子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只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子探测管;以及
用于组合所述中子探测管的阵列组合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子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板堆叠,每个所述压板堆叠由至少两个压板沿竖直方向叠装而成,其中在每个所述压板堆叠的所有相邻压板的相对表面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条平行于所述阵列组合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相对的夹紧凹槽,用于夹紧固定相应的所述中子探测管的一端,并且允许每只所述中子探测管的阴极管内限定的管腔能够与外部气源或周围环境流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2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