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壤土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334.0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定;陈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定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积峰 |
地址: | 36251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壤土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领域,涉及一种红壤土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壤土陶及其制作方法,不仅工艺上节能,而且产品生态环保。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壤土陶,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得:红壤土48份、黑土6份、黑灰石3份、白云石3份、硅藻泥40份和水玻璃胶0.5~1.5份。
一种红壤土陶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红壤土48份、黑土6份、黑灰石3份和白云石3份,混合均匀后,加水放入球磨机内研磨36小时成浆;
2)往步骤1)所得的浆中加入40重量份的硅藻泥,搅拌均匀,再加入0.5~1.5重量份的水玻璃胶,再次搅拌均匀得到泥浆;
3)将步骤2)所得的泥浆注入模具中,然后脱模成坯,再自然风干1~2天,最后进行修坯、刷水和入窑;
4)入窑后,进行烧制,先用2h将温度升到200℃,再用3.5h将温度从200℃升到800℃,最后用2h将温度从800℃升到1080℃,冷却出窑即得红壤土陶。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配方制得的红壤土陶生态环保,在废弃若干年后自行风化,适合用于制作家居陶类产品,如花瓶、花盆、钱筒、动物或人物工艺品等,可自行调温保湿、消除异味,能有效吸收游离的甲醛、苯和氨等有害物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采用1080℃低温烧成,节能且生产成本低,通过上述配方与制作方法的配合,生产出的红壤土陶成品率在96%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红壤土陶,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得:红壤土48份、黑土6份、黑灰石3份、白云石3份、硅藻泥40份和水玻璃胶0.5~1.5份。
一种红壤土陶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红壤土48份、黑土6份、黑灰石3份和白云石3份,混合均匀后,加水放入球磨机内研磨36小时成浆;
2)往步骤1)所得的浆中加入40重量份的硅藻泥,搅拌均匀,再加入0.5~1.5重量份的水玻璃胶,再次搅拌均匀得到泥浆;
3)将步骤2)所得的泥浆注入模具中,然后脱模成坯,再自然风干1~2天,最后进行修坯、刷水和入窑;
4)入窑后,进行烧制,先用2h将温度升到200℃,再用3.5h将温度从200℃升到800℃,最后用2h将温度从800℃升到1080℃,冷却出窑即得红壤土陶。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定,未经陈永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