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490.7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建;张美霞;张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0 | 分类号: | C04B28/10;C04B38/02;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砌块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一般气孔含量占到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的50%,其余50%即为气孔的间壁体积。具有质量轻、保温好、隔热性能强、可加工和不燃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围护填充结构,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的一种建筑材料。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多孔性是决定其轻质、保温好、隔热性能强的关键要素。加气混凝土砌块中的气孔越小越越均匀越好(最佳气孔直径1.0±1.0mm),气孔内壁的比表面积越大,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的抗压强度就越高,成品率就越高,越不容易破损。
现有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发气剂(铝粉)成分不稳定,搅拌机搅拌不均匀,气泡整理不合理,发气剂在料浆中的化学反应局部过度集中,造成区域性小气孔破裂,生成了许多有害的大气孔(气孔直径大于5mm),减小了坯体内部完全封闭的圆孔(与椭圆孔)比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抗折强度等物理性能受到不良影响。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的断面上分布着大小不均匀的气孔,外观质量差,减小了气孔内壁的比表面积越大,直接影响了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的抗压与抗折强度。在搬运及装卸过程,易于在沿着大气孔方向出现破损、断裂,损失极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成品合格率不足95%,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成品合格率较高、抗压强度高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方法。
本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加工原料
a 制备铝粉浆
发气剂(铝粉膏)的指标要求:
固体份:67±2%; 有效Al含量:87±2%;发气速度:11±1min;细度指标 0.075mm筛的筛余量≤3%。在配料生产之前15分钟内,在3m3钢罐内铝粉膏与水按照1:(6—8)的质量比例提前制备铝粉浆,充分搅拌均匀,避免局部铝粉结块化学反应过度集中,而造成大气孔。
b 制备胶结料
胶结料生石灰的物理化学质量指标要求:
有效ACaO:55~70%; 消解速度:15~25min;
消解温度: 50~60℃;生石灰不大于 200目细度:10~15%;细度超过15%,及时增加球磨机中区钢球的3%,或者调整球磨机小时磨灰量,增加废料量,原则是 快速灰(消解速度≤15分钟)粗磨细度控制在12~18%;慢速灰(消解速度在≥25分钟)细磨细度控制在7~13%;防止成品涨模或白灰点爆裂。
c 原料制浆工艺参数要求
粉煤灰料浆含水率在36~40%;粉煤灰料浆容重:1.40~1.46吨/m3;制浆扩散度调节至21~23cm。
Ⅱ 配料
本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是
粉煤灰料浆 3770~3830份; 生石灰 590~610份;
水泥 50~70份; 铝粉液 16~17份;
其中水泥是普通硅酸盐325水泥。上述每份为1Kg最佳。
最佳的原料的质量份配比是
粉煤灰料浆 380份; 生石灰 600份;
水泥 60份; 铝粉液 16.5份;
Ⅲ 搅拌物料
a 物料入搅拌机次序依次为
粉煤灰料浆、生石灰、水泥与铝粉,搅拌成混合料浆。铝粉最后下料,避免铝粉在搅拌机内进行化学反应,有利于控制铝粉发气时间。
b 搅拌机搅拌参数要求
运转速度:1200~1400转/min,搅拌时间:5.2~5.6 min/模。
混合料浆含水率控制在49~51%;可以根据生石灰质量好坏调节;原则为:生石灰有效ACaO含量55%基准;ACaO含量增减2%时,混合料浆含水率在50%基础上减增1%。
d 混合料浆浇注扩散度在14~16 %范围内 ;
Ⅳ 浇注
打开搅拌机放料阀门,将混合料浆浇注入模具车中。
浇注温度46~50℃;冬季浇注温度48~50℃,夏季浇注温度46~48℃。
Ⅴ静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自动浸渍桶
- 下一篇:曝气沉淀池试验装置及曝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