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不同种元素多离子态对比校正的LIBS金属元素定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2124.3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万雄;王鹏;张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同种 元素 离子 对比 校正 libs 金属元素 定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石金属元素定量方法,具体来说,本发明是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简称LIBS)不同种元素多离子态的对比校正来对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属于原子发射光谱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由于其在检测样品组成成分,元素含量方面,具有快速性,测量的非接触性,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等优点,LIBS系统已在文物鉴定、爆炸物检测、金属及其合金检测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燃烧和触媒转换器检测、法医学等物质及元素检测领域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对激光诱导击穿试验光谱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受到所处位置的气体介质,大气压值等环境因素, 以及光谱接收延时时间、设备本身误差的干扰影响,导致LIBS技术在元素定量分析中产生比较高的误差,严重影响其实际应用。
目前,简单地按照样品中元素单一谱线光谱强度对照法被普遍采用,但这种LIBS定量分析精度较差。这是因为在物质的等离子体状态下,同种元素会有多种的能级跃迁方式,从而产生多重的不同离子态的发射谱线,若单一地选择一条谱线进行分析,势必会产生误差过大的结果。
在已经公开的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技术的专利文献(申请号:201210244830.X)中,利用实时检测方法实现了对粉末样品的直接检测,但对于元素定量分析不够精确,容易导致较大测量误差的产生,因此利用不同种元素多离子态对比校正的方法进行精确的金属元素定量分析,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不同种元素多离子态对比校正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金属元素定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不同元素的各种离子态的光谱强度-含量关系,对未知矿石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根据待测矿石的光谱图定性,将欲测定的金属元素设为目标元素,任取另一金属元素设为参考元素,并以矿石中不同种金属元素进行样品配制,配制样品中各金属元素含量均成梯度变化。
二,取三组配制的样品1,样品2,样品3,分别测其等离子体光谱。
三,已知三组样品中目标元素含量分别为CT1,CT2,CT3;取样品1光谱图中目标元素三种不同离子态光谱强度分别为IT11,IT12,IT13,同样地,样品2与样品3光谱图中目标元素三种不同离子态光谱强度对应为IT21,IT22,IT23与IT31,IT32,IT33。
四,已知三组样品中参考元素含量分别为CR1,CR2,CR3;取样品1光谱图中参考元素三种不同离子态光谱强度分别为IR11,IR12,IR13,同样地,样品2与样品3光谱图中参考元素三种不同离子态光谱强度对应为IR21,IR22,IR23与IR31,IR32,IR33。
五,对不同种元素各离子态的光谱强度-含量关系进行对比。样品1中目标-参考元素含量比记为C1=CT1/CR1,目标-参考元素各态光谱强度比I11=IT11/IR11,I12=IT12/IR12,I13=IT13/IR13。利用同态简并度 进行加权计算,其中j=1,2,3表示目标元素参考元素各态。则样品1中目标-参考元素加权光谱强度比
六,对样品2,样品3重复步骤五,得到C2,C3和目标-参考元素加权光谱强度比I2,I3。
七,以步骤五,步骤六所得数据代入光谱强度-含量对比关系拟合方程组,其中i=1,2,3,为样品号。
八,进行方程归一化处理,得到不同种元素光谱强度-含量对比方程,其中C=CT/CR ,I为所测物质光谱的目标-参考元素加权光谱强度比.
九,由样品1,2,3中参考元素各离子态的光谱强度-含量关系,可建立参考元素光谱强度-含量拟合曲线,代表参考元素含量,代表对应的参考元素光谱强度,m=1,2,3代表参考元素各离子态。
十,从矿石光谱对应参考元素各离子态,分别取光谱强度,代入步骤九中方程,经数据处理得到矿石中参考元素含量CR。
十一,将步骤十中数据与所测矿石的目标-参考元素加权谱线强度比代入步骤八中方程,经数据处理可得矿石中目标元素含量C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