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承重墙架构体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2299.4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嘉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墙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非承重墙架构体。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普通意思是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但是具体达到何种程度算作高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联合国经济事务部在1974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按高度分为四类:9~16层(最高为50米)17~25层(最高到75米)26~40层(最高到100米)40层以上(建筑总高100米以上,即超高层建筑)日本建筑大辞典将5~6层至14~15层的建筑定为高层建筑,15层以上超高层建筑。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为高层,但是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建筑不算高层建筑。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
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性,具有迥异于普通建筑的特点。结构高层建筑是现在科学技术的产物,传统的木、砖、石材料以及结构基本上很难满足要求,除非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高层建筑一般以钢材和钢筋混凝土为建造材料,通常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甚至筒中筒结构形式,以保证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垂直交通垂直交通是高层建筑的一大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的单层面积不大,但层数很多,因此垂直交通量很大,一般采用电梯为主要载客工具,超高层建筑还会对电梯分组,有类似轨道交通调度系统的电脑进行安排调度。消防消防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题,当建筑高度超过50米时普通的消防车已经无能为力,所以高层建筑的消防要本着自防自救的原则,每层都要设置烟雾感应器和自动喷淋,每隔若干楼层还要设置避难层和消防水箱,超高层建筑的屋顶要设直升机平台。
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只起到把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隔开的作用,在工程图上为中空墙体,有没有这堵墙对建筑结构没什么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承重墙多采用空心砖架构,但空心砖空心的大小不一,而且空心砖本身的重量较轻只是针对实心砖而言,其本身还是有着相当的重量的,对于高层的建筑而言,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重量就能减轻高层建筑的负担,进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承重墙体架构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非承重墙架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有若干均与分布的连接框体;所述连接框体内设有镂空。
进一步,所述外框架呈矩形。
进一步,所述连接框体呈六边形。
进一步,所述镂空呈矩形。
所述连接框体呈六边形的镂空结构,模仿蜂巢的形状,在保证有这足够镂空的情况下,提供了足够的强度。
所述连接框体可采用金属材料、复合纤维或其他材料复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非承重墙架构体,通过蜂窝状的六边形空心结构,不仅保证了强度,同时增加了大量的镂空,进一步降低了重量,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其中:1、外框架, 2、连接框体,
3、镂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非承重墙架构体,包括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内设有若干均与分布的连接框体2.所述连接框体2内设有镂空3。所述外框架1呈矩形,所述连接框体2呈六边形,所述镂空3呈矩形。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嘉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嘉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2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型永磁音圈电动机
- 下一篇:音圈电机、线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