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函分离输送的吹吸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2785.6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桢;朱晓建;徐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3/08 | 分类号: | B65H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函 分离 输送 吸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函分离输送的吹吸气系统,属于信函分拣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信函的自动分拣设备,用于将信函一封封的单封分离,并由一对皮带夹紧继续向后进行输送。
这种自动分拣设备包括供信模块,参见图2-3,一叠信函直立在供信皮带2上,在供信推板3和供信皮带2的双重作用下沿供信皮带方向向前移动,直至首封信函触碰到分离机构1;分离机构1的结构参见图4-7,分离机构1上设有吸气模块101,该吸气模块101的具体结构参见图8,包括吸气管101b和吸气口101a,吸气口101a对准了分离机构的分离皮带,分离皮带对信函进行摩擦输送时,吸气模块进行吸气,将首封信函吸附在分离皮带上,便于分离输送。吸气管101b需要和外部的气泵进行连通,对其进行抽气,使其产生负压,从而达到将最接近的一封信函吸附在分离皮带上的目的。于是,需要专门配备一个气泵,与吸气管101b进行连接,才能实现这个效果。
现有的信函分离输送的供信模块,信函在被推送时,容易造成相邻信函间距过小,即信函被压的太紧,信函与信函之间容易产生粘连,从而导致经分离机构分离时出现单封分离困难,甚至出现卡死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自动分拣设备的供信模块,信函在被推送时,容易造成相邻信函间距过小,即信函被压的太紧,从而导致经分离机构分离时出现单封分离困难,甚至出现卡死的情况。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函分离输送的吹吸气系统,在信函分离的供信模块上的供信皮带上开设吹气孔202,吹气孔下方布置气嘴7,气嘴7与气源连接口6连通,气嘴7的吹气口朝上;在供信模块下方或侧旁配置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54,所述进气管54与过滤装置51连通,所述过滤装置51再与涡旋风机53连通,所述涡旋风机再与吹起管55连通,所述进气管54与排气管55各自设有旁通泄压管,所述旁通泄压管通过节流阀50调节吸气和吹起流量;所述进气管54与供信模块的分离机构1上的吸气模块101的吸气管101b连通;所述吹气管55与供信模块上的气源连接口6连通。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供信皮带2上放置信函的位置开设多个吹气孔202,推板3将信函压在分离机构1的工作面上时,由于信函被压紧,信函与信函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粘连,容易导致信函单封分离失败,通过对吹起孔202进行吹气,来使信函之间稍微疏松一些,防止粘连,提高了单封分离的成功率,提升了分拣的质量;同时,采用一套供气系统,该供气系统对分离机构的分离皮带处提供吸附的负压,又同时对供信皮带2上的吹气孔202提供向上吹气的正压,而该供气系统只需采用一个涡旋风机作为动力源,同时实现吸气和吹起的两个功能,使用效率很高。同时,本技术方案克服了诸多困难,首先,吹气流量需要形成可调节的模式,但普通风机或气泵对气流的流量调节十分困难,通过气泵转速的调节往往难以达到准确的流量大小,除非采取精密的气泵,配合精密的变频控制器,达到调节气泵风量的目的,但是这套装置成本较高,电控系统比较复杂,而且容 易出错。通过在进气管54和排气管55处各设置一个旁通泄压管,通过节流阀50调节泄压的大小,通过配置合理管径的旁通泄压管和适当精度的节流阀50,实现了对吸气流量和排气流量的调节。此外,旁通泄压管还起到保护涡旋风机53的作用,因为当进气管54或排气管55堵死时,旁通泄压管还能分别起到吸气和排气的作用,防止涡旋风机53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51是旋风分离器,除去气流中的灰尘等固体杂质,起到净化气体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51与涡旋风机53之间设有两个串联的消音器53,所述涡旋风机53的排风口设有一个消音器52。供信模块在工作时希望得到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而涡旋风机的声音较响,三个消音器52起到了良好的降噪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解决了信函被压紧时产生粘连的问题,提高了单封分离的成功率;
2)应用巧妙,供气系统只需采用一个涡旋风机作为动力源,同时实现吸气和吹气的两个功能,使用效率很高,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3)供气系统的吸气、排气的压力的调节十分方便,结构简单,静音,高效。
4)供气系统成本较低,具有广泛推广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供信模块的主视图。
图2是供信模块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增加信函后的示意图。
图4是分离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