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安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764.6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真辅;吉川敏文;星野孝道;高山直树;岩本晃;松本惠治;加藤可奈子;大沼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5/04 | 分类号: | B66B5/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安全装置来确保安全的电梯的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系统的安全装置中,设置有终端楼层强制减速装置,在根据轿厢位置检测到电梯轿厢的速度出现了超速时,对电梯轿厢实施制动,使电梯轿厢减速到设置在升降通道下部的缓冲器的允许碰撞速度以下,由此来确保安全。
在高速电梯中,如果要设置可允许额定速度碰撞的缓冲器,则缓冲器的长度会变得非常长,需要挖掘数十米深的电梯底坑。终端楼层强制减速装置的目的是为了缩小电梯底坑的深度,主要用于行程长的电梯。
作为终端楼层强制减速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其为了检测轿厢速度,使用长度与超速检测区间的长度相当的接近体和用于检测该接近体的传感器来计算轿厢速度。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其以能够检测出绝对位置的凸轮为基准检测轿厢位置,并根据该轿厢位置,使用编码器计算连续的轿厢位置和轿厢速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7-137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WO2006/090470号小册子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当电梯在超速检测区域内发生了一时性的停止或者急剧加速时,在电梯驶出超速检测区域时算出的轿厢速度可能是比实际速度低或者比实际速度高的表观上的速度,所以有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位置检测和速度检测时使用凸轮和编码器,在某个传感器出现了故障时,需要使电梯系统停止,从而会导致电梯系统的运行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增加传感器设置数量的情况下,在整个升降通道区域检测电梯轿厢的超速,使得能够尽早使电梯轿厢减速以确保安全,同时提高轿厢速度的检测精度,防止在终端楼层的强制减速方面出现错误的判断,使得即使在某个传感器出现了故障时,也能够使电梯继续运行而不会导致电梯系统的运行率下降。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安全系统,其检测与升降通道的高度方向上的电梯轿厢的位置相对应的轿厢速度,在轿厢速度超出了允许速度时,判断为超速而对电梯轿厢的移动进行制动,所述电梯的安全系统具有:设置在所述升降通道的高度方向的特定位置上的多块检测板;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上的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板的轿厢位置传感器;安全用控制器,所述安全用控制器根据所述轿厢位置传感器的输出来检测轿厢位置是否位于所述特定位置;以及位置和速度关联信息数据库,所述位置和速度关联信息数据库存储表示所述检测板的特定位置以及间隔的距离信息,所述安全用控制器根据各个所述间隔的经过时间和距离信息计算每个所述间隔的所述轿厢速度,将与所述轿厢位置相对应的计算出的所述轿厢速度与超速判断曲线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出现了超速,所述超速判断曲线对根据所述轿厢位置而判断为超速的速度作出规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根据每个检测板间隔的经过时间和距离信息来计算轿厢速度,所以能够在整个升降通道区域检测电梯轿厢的超速,能够尽早使电梯轿厢减速以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的安全用控制器的处理的方块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的安全用控制器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
图4是在一实施方式的安全用控制器的处理中使用的表格例。
图5是说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安全用控制器的处理的曲线图。
图6是说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楼层强制减速的动作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安全用控制器的处理的方块图。
图9是说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平常时和故障时的动作切换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1安全用控制器
2轿厢位置传感器
3检测板
100电梯轿厢
101吊索
102制动器
103绳轮
105电动机
106脉冲发生器
108电梯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