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筏板基础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835.2 | 申请日: | 2013-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奎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基础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筏板基础,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筏板基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体积筏板基础在混凝土浇筑由于水化热容易出现温度应力,如果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加应力,那么对消除温度应力有很大的好处。另外,传统筏板基础是平板结构,而筏板基础受力情况下弯矩为中间大两边小,如果筏板基础的结构构造与受力情况一致,显然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应力筏板基础施工方法,解决筏板基础开裂和不合理承力的问题。
本发明中筏板基础底部做成弧形,弧形半径为2R-3R,R为筏板宽度,筏板基础中设置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6-18mm,预应力钢筋设置间距为50-60cm,预应力钢筋外面设置高强塑料导向管,高强塑料导向管内侧涂二锰化钼,以减少预应力钢筋和高强塑料导向管内壁的摩擦阻力。高强塑料导向管每隔40-50cm设置橡皮垫圈,以适应预应力筋张拉后的收缩。预应力钢筋距筏板基础底部距离为35-40mm,防止筏板基础下面水渗入筏板基础后与预应力钢筋接触发生腐蚀,筏板基础下面设置砖胎膜。筏板基础中预应力钢筋根据筏板基础跨度情况进行弯折,跨度为15m以下采用四段弯折,15m-25m采用六段弯折,25m以上采用八段弯折,弯折部位设置转向装置,筏板基础边缘设置钢衬板,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毕后用锚固件固定在钢衬板。
施工步骤包括:
(1)挖土,将地基土挖至筏板基础基底标高以下120mm,地基土下部挖成圆弧形。
(2)做砖胎膜,砖胎膜厚度为120mm。
(3)安装转向装置。
(4)安装高强塑料导向管,高强塑料导向管下面设置钢筋马凳以固定高强塑料导向管,钢筋马凳设置间距为40-50cm。将预应力钢筋穿入高强塑料导向管,预应力钢筋采用电热法张拉,将预应力钢筋端部与三相低压变压器联接,变压器应装有可变电阻,同时应带有冷却设备,从电热变压器接到预应力钢筋上的电线采用绝缘软铜丝绞线。
(5)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5min,建立初始应力,然后通过锚固件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钢衬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建立预应力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浇筑时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6)浇筑混凝土。
(7)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10min。
(8)在混凝土浇筑12个小时后进行第二次通电加热,建立预应力,用锚固件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钢衬板。
本发明操作方便,力学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预应力筏板基础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应力钢筋,2、高强塑料导向管,3、钢衬板,4、锚固件,5转向装置,6、砖胎模,7、筏板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标记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筏板基础7底部做成弧形,弧形半径为2.5R,R为筏板宽度,筏板基础7中设置预应力钢筋1,预应力钢筋1直径为16-18mm,预应力钢筋1设置间距为55cm,预应力钢筋1外面设置高强塑料导向管2,高强塑料导向管2内侧涂二锰化钼,高强塑料导向管2每隔45cm设置橡皮垫圈,预应力钢筋1距筏板基础7底部距离为35mm,筏板基础7下面设置砖胎膜6,筏板基础7中预应力钢筋1采用六段弯折,弯折部位设置转向装置5,筏板基础7边缘设置钢衬板3,预应力钢筋1张拉完毕后用锚固件4固定在钢衬板3。
施工步骤包括:
(1)挖土,将地基土挖至筏板基础基底标高以下12Omm,地基土下部挖成圆弧形。
(2)做砖胎膜6,砖胎膜6厚度为120mm。
(3)安装转向装置5。
(4)安装高强塑料导向管2,高强塑料导向管2下面设置钢筋马凳以固定高强塑料导向管2,钢筋马凳设置间距为45cm。将预应力钢筋1穿入高强塑料导向管2,预应力钢筋1采用电热法张拉,将预应力钢筋1端部与三相低压变压器联接,变压器应装有可变电阻,同时应带有冷却设备,从电热变压器接到预应力钢筋1上的电线采用绝缘软铜丝绞线。
(5)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5min,建立初始应力,然后通过锚固件4将预应力钢筋1固定在钢衬板3。在混凝土浇筑前建立预应力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浇筑时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6)浇筑混凝土。
(7)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通电加热10min。
(8)在混凝土浇筑12个小时后进行第二次通电加热,建立预应力,用锚固件4将预应力钢筋1固定在钢衬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奎,未经朱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废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绿色稳定的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