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4347.3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恩东;程晓哲;税必刚;张兴勇;马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C01G23/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薛义丹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固流态化 反应 装置 工艺 | ||
1.一种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加料单元、流态化反应器、供液单元、收集单元和调压单元,所述流态化反应器包括自下而上顺序设置的进液锥形段、反应段和沉降锥形段,所述进液锥形段的底部设置有底进液口和/或侧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侧进液口,所述沉降锥形段中设置有通入反应段的固体加料管,沉降锥形段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且上部侧面设置有循环液出口,其中,
所述加料单元与所述固体加料管连接以添加固体物料;
所述收集单元与所述底进液口和/或两个侧进液口连接以收集反应后的浆料;
所述调压单元与所述排气口连接以排出蒸汽或将蒸汽冷凝后返回;
所述供液单元包括循环液槽、循环泵、加热组、循环液调节阀组、循环液流量计,所述循环液槽与循环泵、加热组、循环液调节阀组顺序连接形成第一环路,所述循环液槽与循环泵、加热组、循环液流量计、流态化反应器顺序连接形成第二环路,其中,所述循环液槽通过所述底进液口和/或两个侧进液口与流态化反应器连接以输送循环液并且通过所述循环液出口与流态化反应器连接以返回循环液,
各部件之间通过管路连接且各管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态化反应器的反应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温测压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测温测压孔监测流态化反应器中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并自动控制各管路上阀门的开闭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单元包括高位料仓和固体放料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浆料槽和浆料放料阀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单元包括气体排放阀和石墨冷凝器,所述石墨冷凝器与冷却水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包括石墨加热器、蒸汽调节阀组和蒸汽流量计,所述石墨加热器通过蒸汽调节阀组和蒸汽流量计与蒸汽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态化反应器的沉降锥形段下部还设置有上清液排放口,所述上清液排放口通过上清液放料阀与循环液槽连接以排放上清液。
9.一种液固流态化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装置进行液固流态化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固流态化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为提纯或洗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3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