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轮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4493.6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清群;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04 | 分类号: | F04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凸轮泵。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压泵主要包括柱塞泵、叶片泵和齿轮泵。柱塞泵的斜盘旋转一周,各柱塞只能往复运动一个行程,这就限制了泵排量的提高。叶片泵和齿轮泵的排量一般都比较小,对于叶片泵,加大排量就得增大叶片长度,但是叶片加长就容易折断;齿轮泵是靠轮齿之间的啮合挤压液压油,因轮齿啮合所形成的空间很小,且很难有效地增大轮齿啮合所形成的空间,所以齿轮泵的排量很小,且很难有大的提高。
为了适用于现在的大流量液压系统,就不得不安装两个甚至多个液压泵以增大排量,这就增加了成本,增大了泵系统的体积。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凸轮泵,其具有改进的结构,能够增大泵的排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凸轮泵,包括柱塞系统和缸体,所述凸轮泵还包括:圆柱凸轮,其端面上具有包括多个轮廓区的曲线轮廓,每个所述轮廓区包括吸油区和压油区;其中,所述柱塞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柱塞杆和至少一个滚轮,所述缸体中设有至少一个油缸;所述至少一个滚轮与所述曲线轮廓相接触,并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柱塞杆在所述至少一个油缸中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柱塞系统包括多个柱塞杆和相应的多个滚轮;缸体中设有与多个柱塞杆对应的多个油缸;多个轮廓区与多个滚轮对应。
进一步地,凸轮泵还包括多个弹簧,多个弹簧设置在对应的多个油缸内。
进一步地,柱塞系统包括:第一挡板,允许多个柱塞杆通过,并限定多个油缸的位置;限位凸台,允许多个柱塞杆通过,并防止多个柱塞杆发生倾斜。
进一步地,多个轮廓区均匀分布在圆柱凸轮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多个滚轮处于圆柱凸轮的端面上的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多个滚轮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处于圆柱凸轮的端面上的第一高度,第二组处于圆柱凸轮的端面上的第二高度。
进一步地,凸轮泵还包括:动作系统,其用于改变缸体相对于多个柱塞杆的位置,以改变多个油缸的油压腔的容积。
进一步地,动作系统周期性地改变多个油缸的油压腔的容积。
进一步地,动作系统包括:动作杆,连接于缸体;壳体,其位置固定不变;线圈,设置于壳体上;调节器,与线圈电连接,并为线圈提供交变电流;电磁铁,设置于动作杆上,且处于电磁铁产生的交变磁场中。
进一步地,动作杆通过耳板连接于缸体上。
进一步地,壳体为圆筒状,线圈设置于壳体的内表面上,动作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壳体中,电磁铁设置于动作杆的中上部。
进一步地,动作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壳体的底部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允许动作杆从中穿过,并防止动作杆发生倾斜。
进一步地,调节器还包括感应转换装置,该感应转换装置感应凸轮泵的输出油液的压力,并计算该压力与预设压力值的比较结果,根据该比较结果改变调节器输出的交变电流的幅值,以改变凸轮泵的排量,从而保证凸轮泵的输出油液的压力维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圆柱凸轮的曲线轮廓驱动至少一个柱塞杆在至少一个油缸中往复运动,实现了凸轮泵的多次吸油和压油过程。相比而言,现有泵的主轴旋转一次,油压腔只能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的过程。在相同容积的油压腔的条件下,本发明提供的凸轮泵的排量更大。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凸轮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圆柱凸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凸轮轮廓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凸轮轮廓线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滚轮的位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各油缸工作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凸轮轮廓线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再一种凸轮轮廓线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凸轮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轻搅动引起的免疫原性组合物聚集的新制剂
- 下一篇:一种信函地址自动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