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寻呼方法、寻呼消息获取方法及基站、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44555.3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9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梁靖;邢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68/00 | 分类号: | H04W68/00;H04W76/10;H04W7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寻呼 方法 消息 获取 基站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寻呼方法、寻呼消息获取方法及基站、终端,涉及通信技术,对于需要覆盖增强的终端,在进行寻呼后,在包括当前寻呼周期的至少一个寻呼周期中进行重复寻呼,使得需要覆盖增强的终端结合第一次寻呼和重复寻呼时接收的内容确定寻呼消息,减少终端错过寻呼导致无法被叫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寻呼方法、寻呼消息获取方法及基站、终端。
背景技术
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是未来智能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以及其长期演进系统(LTE)中需要支持MTC(机器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功能。一台MTC设备(MTC终端)可能具有多种M2M通信特性之中的部分特性,如低移动性、传输数据量小、对通信时延不敏感、要求极低功耗等特征。
1、MTC
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理念,其目的是将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如:机器对机器通信、机器控制通信、人机交互通信、移动互联通信,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预计未来人对人通信的业务可能仅占整个终端市场的1/3,而更大数量的通信是机器间(小带宽系统)通信业务。
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络是针对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设计的,如:网络容量的确定等。如果希望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来支持小带宽系统通信就需要根据小带宽系统通信的特点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机制进行优化,以便能够在对传统的人与人通信不受或受较小影响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小带宽系统通信。
当前认识到的MTC通信可能存在的一些特性有:
MTC终端具有低移动性;
MTC终端与网络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是可控的;即MTC终端只能在网络指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接入。
MTC终端与网络侧进行的数据传输对数据传输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即:具有时间容忍性;
MTC终端能量受限,要求极低的功率消耗;
MTC终端和网络侧之间只进行小数据量的信息传输;
MTC终端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管理。
一个实际的MTC终端可以具有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性。
2、寻呼机制
LTE系统的终端有两种状态,即RRC_connected(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_connected无线资源控制_连接)状态和RRC-idle(空闲)状态。
终端在RRC-idle状态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监听网络侧的寻呼。为了省电都是以非连续接收(DRX)方式监听寻呼。即每一个寻呼周期中仅仅有一个子帧(1ms)是处于接收状态,该周期内其它时间都是非接收状态的,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对于寻呼过程,由核心网实体发起寻呼,寻呼消息首先发送到基站(eNB)。该寻呼消息中携带终端(UE)特有的DRX配置。对于LTE系统,eNB将比较该DRX周期和系统消息中配置的DRX周期,使用二者较短的DRX周期来发送寻呼消息。
终端接收寻呼的位置的计算与系统帧号(SFN)和终端的全球移动终端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有直接的关系(参考文献为3GPP协议TS36.304)。终端的寻呼标识(UE_ID)使用以下公式得到:UE_ID=IMSI mod1024。IMSI是一个不超过15位的全球唯一的终端标识,其中每一位都是一个0~9之间的整数,比如IMSI=123456789012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度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用于在终端中调整数据策略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