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尾气一塔化脱硫除微粒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4800.0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周珏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尾气 一塔化 脱硫 微粒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船舶尾气一塔化脱硫除微粒装置,包括洗涤塔体,所述的洗涤塔体的下部设置有船舶尾气进气口,所述的洗涤塔体的上部设置有船舶尾气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塔体内设置有蒸发冷却段和主洗涤段,所述的船舶尾气进气口与所述的蒸发冷却段连通,所述的船舶尾气出气口与所述的主洗涤段连通,所述的蒸发冷却段与所述的主洗涤段之间设置有可让气体流通而阻止液体流通的第一通气阻液器,所述的蒸发冷却段配置有独立的用于促使船舶尾气在所述的蒸发冷却段内快速接近于绝热饱和的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的主洗涤段连接有洗涤液开式系统和洗涤液循环系统,所述的洗涤液开式系统以海水为洗涤液为所述的主洗涤段供液,所述的洗涤液循环系统以碱液为洗涤液为所述的主洗涤段供液,所述的第一通气阻液器分别与所述的洗涤液开式系统和所述的洗涤液循环系统连接,船舶尾气通过所述的船舶尾气进气口后依次经过所述的蒸发冷却段和所述的主洗涤段完成船舶尾气的脱硫和除微粒后再从所述的船舶尾气出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一塔化脱硫除微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塔体内设置有第一除雾装置、第二除雾装置和尾气加热器,所述的第一除雾装置位于所述的第一通气阻液器的下方,所述的尾气加热器靠近所述的船舶尾气出气口,所述的第二除雾装置位于所述的主洗涤段与所述的尾气加热器之间;所述的第一除雾装置和所述的第二除雾装置均包括除雾器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的除雾器的上方和下方的喷淋嘴,所述的喷淋嘴与所述的洗涤液开式系统连接;船舶尾气通过所述的船舶尾气进气口后依次经过所述的蒸发冷却段、所述的第一除雾装置和所述的主洗涤段完成船舶尾气的脱硫和除微粒后再通过所述的第二除雾装置除雾和所述的尾气加热器加热后从所述的船舶尾气出气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一塔化脱硫除微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塔体内还设置有副洗涤段,所述的副洗涤段位于所述的主洗涤段和所述的第二除雾装置之间,所述的主洗涤段和所述的副洗涤段之间设置有可让气体流通而阻止液体流通的第二通气阻液器,所述的主洗涤段通过所述的第二通气阻液器与所述的副洗涤段连通,所述的副洗涤段分别与所述的洗涤液开式系统和所述的洗涤液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的洗涤液开式系统以海水为洗涤液为所述的副洗涤段供液,所述的洗涤液循环系统以碱液为洗涤液为所述的副洗涤段供液,所述的第二通气阻液器分别与所述的洗涤液开式系统和所述的洗涤液循环系统连接,船舶尾气通过所述的船舶尾气进气口后依次经过所述的蒸发冷却段、所述的主洗涤段和所述的副洗涤段完成船舶尾气的脱硫和除微粒后再从所述的船舶尾气出气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一塔化脱硫除微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冷却段采用外接文丘里蒸发冷却器的喷淋空塔结构,所述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文丘里蒸发冷却器、设置于所述的蒸发冷却段的底部的储液池、冷却液循环泵,所述的文丘里蒸发冷却器中的文丘里管的出口与所述的船舶尾气进气口连接,所述的储液池设置有蒸发冷却液循环出口、用于向所述的储液池内补充冷却液的补充液进口、冷却液排出口,所述的蒸发冷却液循环出口与所述的冷却液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液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的文丘里蒸发冷却器中的第一冷却液喷嘴连接,所述的冷却液循环泵以海水或者碱液为冷却液为所述的第一冷却液喷嘴供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一塔化脱硫除微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冷却段采用喷淋空塔结构,所述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的蒸发冷却段的上部的第二冷却液喷嘴、设置于所述的蒸发冷却段的底部的储液池、冷却液循环泵,所述的储液池设置有蒸发冷却液循环出口、用于向所述的储液池内补充蒸发冷却液的补充液进口、冷却液排出口,所述的蒸发冷却液循环出口与所述的冷却液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冷却液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冷却液喷嘴连接,所述的冷却液循环泵以海水或者碱液为冷却液为所述的第二冷却液喷嘴供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8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和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上行频域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