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气室多拼式的轮胎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4941.2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来福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B29C35/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气室多拼式 轮胎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胎制造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双气室多拼式的轮胎模具有关。
背景技术
在轮胎中生产工艺,通过模具对橡胶轮胎进行成型。传统的轮胎模具加热和排气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模具通过上模10和下模20合成一个整体式结构,模具的加热依靠硫化机,对橡胶进行加热、排气、硫化等多道工序。
这种传统方式的轮胎生产工艺,使得加热完全依赖硫化机,所消耗的能源高,排胶现象普遍存在,这样使得轮胎成型后,在花纹表面形成若干毛刺,脱模后还需要再进行除毛刺的工序。因此整个行业中生产工艺能量消耗大,排胶现象严重,加工工序繁杂,成为轮胎制造业中的一个困局。本发明人分析研究这一现象,针对模具进行了全新开发,设计出一种双气室多拼式的轮胎模具,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气室多拼式的轮胎模具,改变传统硫化机热板传递热量给模具的方式,实现蒸汽直接进模具汽室加热,节约热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气室多拼式的轮胎模具,包括上模体、下模体,在上模体、下模体内均开设有两个环形气室,两个气室分别连接进气孔和排气孔,且两个气室之间通过连接孔相通。
所述的上模体和下模体内设置若干排气槽,排气槽开设若干排气孔。
所述的两个环形气室为同心环形布设。
所述的上模体、下模体内壁割裂出若干重叠的拼花圈。
所述的若干环形拼花圈通过拼圈连接螺丝与各自模体径向定位连接。
所述的拼花圈与轮胎花纹块一一对应。
所述拼花圈上开设至少一圈凹槽,拼花圈重叠后,拼花圈上下两个接触面均局部形成出气的腔体。
所述拼花圈的之间形成的出气气路与排气槽相通。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中改变传统加热方式,将蒸汽直接通过进气孔进入两个环形气室,对模具进行直接加热,最后蒸汽再从排气孔中排出,节约了热能。经过检测,在同等介质条件下,模具表面温度可提高3℃以上。由于模具表面温度的提高,可缩短轮胎1/3的硫化时间,提高硫化效率。由于硫化机取消热板使硫化机隔热效果提高,硫化机框架热影响减少,硫化机只起合模力的作用,这样是硫化机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实现高档节能轮胎的生产。
另外,轮胎的花纹部分,采用多拼结构,使得花纹表面无排气孔,实现排气不排胶。这样节约了胶料,同时可以取消修毛刺的工序,确保轮胎表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设计中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A-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双气室多拼式的轮胎模具,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上模体1、下模体2。
在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形状大致呈对称结构,在其内部开有两个环形气室,可以分为同心布设的内气室9和外气室5。本实施例中内气室9和外气室5分别是在模体表面开出凹槽,然后再分别覆盖内气室盖板8和外气室盖板6形成。
在内气室9通过紫铜管7连接进气孔12,然后外气室5同样通过紫铜管连接出气孔13,内气室9和外气室5之间通过连接孔20相通。本发明的蒸汽流向是,从进气孔12中通入蒸汽,首先进入内气室9流动,通过连接孔20再进入到外气室5中,最终从排气孔13中排出。这样的从模具本身结构上改进,完全改变了模具加热的方式。
在上下模具1、2内壁上本身是设置有若干个拼装花纹块21,因此对应每个花纹块21,在上模具1、下模具2内壁上割裂出若干独立拼花圈3,一对一和花纹块21对应,拼花圈3整齐叠装,通过拼圈连接螺丝11径向定位固定。
由于拼花圈3是紧密叠放设置,因此空气就可以从相邻拼花圈3之间的缝隙中排出,却仍然可以保留轮胎表面的光滑,不产生毛刺。
为了有利于排出空气,在每个拼花圈3的一面开设有凹槽22,使得拼花圈3组装后,相邻两个拼花圈3之间的接触面上局部形成出气的腔体23,使得排气更为通畅。
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同时还开设有排气槽19,在排气槽19上开设若干排气孔16,排气孔16与拼花圈3之间相通,也就是拼花圈3之间排出的空气经过排气孔16、排气槽19顺利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来福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来福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女贞面包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风冷小磨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