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对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5417.7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新;邢跃军;陈韶辉;肖翔;杨爱武;周永兵;高洪伟;王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3/26 | 分类号: | C07C63/26;C07C51/265;C07C51/48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苯二甲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精对苯二甲酸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氧化反应:在含有脂肪族羧酸溶剂中,将对二甲苯、钴/锰/溴催化剂和分子态氧的气体混合,在反应器内进行液相空气氧化生成粗对苯二甲酸;
氧化反应控制的方法是调整尾氧含量0.5-8.0vol%,反应停留时间30-120min,催化剂比例Co/Mn的摩尔比为0.25~3.33,Br/(Co+Mn)的摩尔比为0.1~10,钴的浓度为溶剂重量的150~2000ppm;
加氢反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粗对苯二甲酸溶解于水溶液中,在氢气和至少含有一种VIII族贵金属系列的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处理,然后催化剂与水溶液分离,在60---120℃结晶提纯,获得精对苯二甲酸;
加氢反应控制的方法是调整温度在260--300℃和氢气分压在0.2~1.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反应步骤中溶剂为C2—C6直链羧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反应步骤中溶剂为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戊酸,三甲基乙酸,己酸和水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含水和乙酸的混合物,含有1-20wt%水的乙酸溶液;或者为醋酸或醋酸与水的混合物,含有2~25%质量水的醋酸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反应过程中,液相空气氧化生产对苯二甲酸所使用的氧气为含氧气体、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催化氧化生产对苯二甲酸采用的催化剂是钴、锰、溴催化剂;钴/锰的摩尔比为0.1~100;Br/(Co+Mn)的摩尔比为0.1~5.0;钴的浓度为溶剂重量的150~2000ppm;溴源为溴化氢、溴化钾、四溴乙烷;锰和钴源为溶于溶剂的含锰和钴化合物的醋酸盐、碳酸盐、醋酸盐四水合物、溴化物。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催化氧化生产对苯二甲酸采用的催化剂是钴、锰、溴催化剂,钴/锰的摩尔比为0.2~20;Br/(Co+Mn)的摩尔比为0.5~2;钴的浓度为溶剂重量的100~1500ppm;钴、锰、溴源分别是Co(OAc)2·4H2O、Mn(OAc)2·4H2O和溴化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中VIII族类贵金属催化剂为鈀、铑,优选催化剂是鈀和铑;加氢精制的方法是将催化剂负载在一个载体上,载体是椰壳活性碳或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反应温度在260~300℃,氢气分压在0.6~1.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反应温度在265~275℃,氢气分压在0.6~0.7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54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