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钒专用氧枪喷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5421.3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存刚;郭殿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F27D3/16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5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提钒专用氧枪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炼钢用的氧枪喷头,包含一种旋流氧枪,是指喷头轴线方向带有旋转角度的多孔氧枪,目前全部应用于转炉炼钢领域。而在转炉提钒工艺所采用的顶吹提钒氧枪,全部属于喷头轴线平面方向没有旋转角度的单孔或多孔普通氧枪,采用普通氧枪的提钒生产工艺存在如下问题:在提钒过程中存在氧气射流对转炉熔池搅拌效果较差、氧气利用效率低、钒渣氧化铁偏高、熔池温度不易控制;特别是使用普通顶吹氧枪吹炼低含钒铁水时,钒回收率一般不易达到70%以上,且造成钒渣铁耗升高。因此,采用普通顶吹氧枪的提钒工艺,限制了转炉提钒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部分转炉提钒刚刚试采用旋流氧枪,由于时间短,研究不够充分,其工艺方法过于简单粗放,效果与理论值相差甚远,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钒专用氧枪喷头,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用于高效提钒的氧枪喷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提钒专用氧枪喷头,包括:吹氧孔、内管、锥形盘、中管、外管及螺旋氧管端底,其特征在于:吹氧孔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氧枪喷头中心线呈一夹角,其角度为10°,且吹氧孔在圆周方向旋转角度,即吹氧孔中心线的投影线与经过吹氧孔中心的氧枪喷头半径呈夹角为0-60°,吹氧孔在圆周方向上布置2-3个,所述的吹氧孔候口直径Φ25mm、出口直径Φ32mm。
所述的一种提钒专用氧枪喷头,其特征在于,在喷头轴心处设置有中心吹氧孔,其内锥面角度为8-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转炉熔池搅拌效果好、氧气利用效率高、钒渣氧化铁低、熔池温度容易控制;钒回收率高达70%以上;缩短炼钢炉吹炼时间,冶炼1炉钢,冶炼周期缩短2min,提高转炉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置有中心吹氧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吹氧孔1、内管2、锥形盘3、中管4、外管5、螺旋氧管端底6、中心吹氧孔7。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一种提钒专用氧枪喷头,包括:吹氧孔1、内管2、锥形盘3、中管4、外管5及螺旋氧管端底6,吹氧孔1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氧枪喷头中心线呈一夹角,其角度为10°,且吹氧孔1在圆周方向旋转角度,即吹氧孔中心线的投影线与经过吹氧孔中心的氧枪喷头半径呈夹角为0-60°,吹氧孔1在圆周方向上布置2-3个,所述的吹氧孔1候口直径Φ25mm、出口直径Φ32mm。
所述的提钒专用氧枪喷头,在喷头轴心处设置有中心吹氧孔7,其内锥面角度为8-10°。
实施例一,设计3个吹氧孔,设计氧气压力0.76MPa,设计马赫数 1.96,设计氧气流量6780Nm3/h。
该发明对转炉熔池搅拌效果好、氧气利用效率高、钒渣氧化铁低、熔池温度容易控制;钒回收率高达70%以上;缩短炼钢炉吹炼时间,冶炼1炉钢,冶炼周期缩短2min,提高转炉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5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数据抓取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基于位置服务的图片推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