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横机的开合凸轮单向轴承压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5590.7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范;毕治亮;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凸轮 单向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针织横机的开合凸轮单向轴承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针织横机所使用的开合凸轮,需要安装单向轴承来实现它的开合功能。而开合凸轮在工作时,为了防止单向轴承与开合凸轮在径向上打滑,所以,在单向轴承外缘上开了限位槽,开合凸轮上增加了螺纹通孔,两者之间通过顶紧螺栓卡入单向轴承限位槽内的方式,来阻止两者在径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开合凸轮与单向轴承进行组装时,开合凸轮上的螺纹孔要能正对单向轴承上的限位槽。现有的普通轴承压入装置,无法对开合凸轮与单向轴承进行定位,无法满足电脑针织横机开合凸轮与单向轴承的组装要求。而使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开合凸轮与单向轴承的组装,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电脑针织横机的制造成本,而且通过人工手动这种粗犷原始的装配方式,往往会造成零部件的损伤,降低了开合凸轮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埋下故障隐患,影响电脑针织横机的运行安全,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对开合凸轮与单向轴承进行定位的针织横机的开合凸轮单向轴承压入装置。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针织横机的开合凸轮单向轴承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柱、垫高座、限位座、导向轴、压头、液压装置和油箱底座;所述支撑柱和垫高座安装在油箱底座上;所述限位座固定在垫高座上;所述限位座中间具有轴孔,所述轴孔周围具有凸轮限位孔,凸轮限位孔中设有开合凸轮定位销;所述限位座侧面具有导向轴限位孔,导向轴限位孔内设有导向轴限位销;所述限位座的轴孔内具有弹簧;所述导向轴安装在限位座的轴孔内,位于弹簧上方;所述导向轴的轴体下方开有限位槽,与限位座上的导向轴限位销相配合;所述导向轴的轴体上方设有单向轴承定位销;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支撑柱上方;所述压头安装在液压装置下端,位于导向轴上方。
本发明工作时,将开合凸轮套在导向轴的轴体外,底面与限位座上端面贴平,将开合凸轮翼上扇形开孔的弧顶,与开合凸轮定位销自然靠牢;再将单向轴承套在导向轴上端,单向轴承内圈上开槽对准单向轴承定位销,轴承下端面与导向轴台阶面贴平;启动液压装置后,压头将开合凸轮和单向轴承压装到位;压头回缩后,取出加工完成的开合凸轮组件。本发明能高效、精确地将针织横机开合凸轮所配套的单向轴承压装到位。它能同时对开合凸轮和单向轴承进行配套定位,组件一次成型。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满足了电脑针织横机的运行要求,降低了电脑针织横机的制造成本,消除了开合凸轮组件的质量隐患,确保了横机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限位座与导向轴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限位座与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限位座与导向轴的零件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7的零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支撑柱1、垫高座2、限位座4、导向轴7、压头11、液压装置12和油箱底座13;所述支撑柱1和垫高座2安装在油箱底座13上;所述限位座4固定在垫高座2上;所述限位座4中间具有轴孔41,所述轴孔41周围具有凸轮限位孔42,凸轮限位孔42中设有开合凸轮定位销6;所述限位座4侧面具有导向轴限位孔43,导向轴限位孔43内设有导向轴限位销3;所述限位座4的轴孔41内具有弹簧5;所述导向轴7安装在限位座4的轴孔41内,位于弹簧5上方;所述导向轴7的轴体下方开有限位槽71,与限位座4上的导向轴限位销3相配合;所述导向轴7的轴体上方设有单向轴承定位销8;所述液压装置12安装在支撑柱1上方;所述压头11安装在液压装置12下端,位于导向轴7上方。
本实施例工作时,将开合凸轮9套在导向轴7的轴体外,底面与限位座4上端面贴平,将开合凸轮9翼上扇形开孔的弧顶,与开合凸轮定位销6自然靠牢;再将单向轴承10套在导向轴7上端,单向轴承10内圈上开槽对准单向轴承定位销8,单向轴承10下端面与导向轴7台阶面贴平;启动液压装置12后,压头11将开合凸轮9和单向轴承10压装到位;压头11回缩后,取出加工完成的开合凸轮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5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