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气泄漏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6449.9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鸣;丛志安;丛宝金;谢东庆;王月文;秦培根;张红瑞;郝双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12 | 分类号: | F17C13/12;B01D53/78;B01D53/96;B01D5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016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气 泄漏 吸收 装置 | ||
1.一种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罩、连接软管、事故氯风机、事故氯回收管道和事故氯处理系统;
所述吸收罩呈中空锥形状,且所述吸收罩的第一端与氯气钢瓶相配合,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事故氯回收管道连通;
所述事故氯回收管道与所述事故氯风机连通;
所述事故氯风机与所述事故氯处理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氯处理系统包括:一级事故氯处理单元;
所述一级事故氯处理单元包括:一级废气吸收塔、第一碱液循环罐、第一碱液循环泵、第一换热器;
所述一级废气吸收塔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碱液循环罐连通;
所述第一碱液循环罐与所述第一碱液循环泵连通;
所述第一碱液循环泵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一级废气吸收塔的顶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氯处理系统还包括:二级事故氯处理单元;
所述二级事故氯处理单元包括:二级废气吸收塔、第二碱液循环罐、第二碱液循环泵、第二换热器和引风机;
所述二级废气吸收塔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碱液循环罐连通;
所述第二碱液循环罐与所述第二碱液循环泵连通;
所述第二碱液循环泵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二级废气吸收塔的顶部连通;
所述引风机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级废气吸收塔的顶部连通,第二端与大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氯风机为两个,所述两个事故氯风机并联接入所述事故氯回收管道与所述事故氯处理系统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气泄漏吸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所述吸收罩包括:第一吸收罩和第二吸收罩;
所述连接软管包括:第一连接软管和第二连接软管;
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软管上;
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软管上;
所述第一吸收罩的第一端与氯气钢瓶的首部相配合,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软管与所述事故氯回收管道连通;
所述第二吸收罩的第一端与氯气钢瓶的尾部相配合,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软管与所述事故氯回收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气泄漏吸收装置还包括:真空房、第三控制阀、输送管道;
所述输送管道伸入到所述真空房中;
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上;
所述真空房通过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事故氯回收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真空房内的输送管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气泄漏吸收装置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位于所述真空房内,且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为U型液位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氯回收管道的管径为6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4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变冷却节能系统智能控制及设备运行监测管理平台
- 下一篇:一种加强防震锤